返回115 侯爷(第2/3页)  昨日之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行,你受风是吧,你有种别去医院。”

    “不去就不去。”

    话赶话,又僵到这儿了。刚子走了,侯爷装不下去了,躺炕上直哼哼。他媳妇劝他,让他去医院,他又犯了犟,死活不去。

    他媳妇就说了:“你这不去医院,也不能这么硬挺着啊。”

    侯爷一琢磨也是,开动脑筋开始想招。想了一会儿,对他媳妇说:“去,你去给我雇一辆毛驴车来。”

    他媳妇拧不过他,跑去煤建门口雇了一辆毛驴车。到了家,侯爷抱着被子,硬撑着躺上了毛驴车,指挥着车把式,让他把毛驴车赶到郊区去。

    那时候刚过完年,郊区的玉米地里还覆盖着皑皑白雪。车夫又问,到地方了,下一步干啥。

    侯爷躺在板车上冲着玉米地一指:“往里头蹚,不能顺着走啊,得横着垄沟走。”

    车夫赶着毛驴横着垄沟走,东北的玉米地垄沟,足足有二十公分高。侯爷躺车上就跟得了癫痫似的,一会儿高一会儿低,那个颠簸劲儿就甭提了。毛驴车走出去能有二百米,车夫不干了,指着毛驴说:“不行了,你看毛驴都累出白毛汗了。”

    这时候到了见证迹的时刻了,闻言只见侯爷掀开被子,直接从车上蹦了下来。活动了几下腰,极其自豪的说:“槽尼玛的,谁说不去医院就治不了腰间盘?”

    这种治疗方案后来成了侯爷的独门秘方,一般人侯爷绝对不告诉他。大多数人都是一听一乐,没当回事。但总有把这事儿当真的,还真就学着侯爷来了这么一遭,结果不但没治好,原本保守治疗的弄到后来必须得手术了。

    这事儿传开之后,道儿上混的都觉着侯爷是个人。人就得用招,凡夫俗子的承受不起。

    另外一件事,发生在九七年的夏天。傍晚的时候侯爷往家走,路过家门口小卖店的时候瞧见一乞丐,他觉着对方十分可怜,掏了掏兜把所有的硬币统统丢进了碗里。那乞丐当时眼泪都下来了,抬头瞅着侯爷说:“卧槽尼玛,老子吃碗方便面容易吗?”

    侯爷定睛一瞧才发现乞丐手里端的不是碗,而是桶面。估计当时侯爷的心里也听委屈,好心好意的给人家钱,结果乞丐不领情反过来还骂了他一顿。

    侯爷是个暴脾气,这事儿能忍吗?必须不能啊。当即就跟乞丐骂开了。前头说了,东北这地方要打架很简单,大概只需要几句对话:“你瞅啥?”

    “瞅你咋滴?”

    “诶呀卧槽,来来咋俩出来唠唠。”

    有个成句叫‘一言不合拔刀相向’,这话到了东北就演绎成了‘三句话不对路直接开干’。

    侯爷跟乞丐俩人对骂了两句,紧跟着就打了起来。九七年的夏天,侯爷跟几年前没什么变化,依旧干瘦干瘦的,打扮打扮说他在银行上班都有人信。

    侯爷驰骋江湖这么多年,靠的是名声,靠的是对自己的狠。论真是战斗力,他跟乞丐俩人半斤八两,谁也占不了便宜。

    俩人这么一动手,转眼就抱在一起成了滚地葫芦。那时候侯爷还住在胡同里,胡同的一侧总有排水沟。下雨的时候用来排雨水,平时胡同里的住户都往里头倒脏水。东北话管这种排水沟叫阳沟。俩人滚着滚着就滚进了阳沟,眨眼间侯爷就成了泥人。

    比力气半斤八两,比意志力,侯爷明显占优。打了一会儿,乞丐受不了了,两脚踹开侯爷扭头就跑。侯爷吃了亏怎么可能忍着?于是拔脚就追。于是九七年的齐北街头出现了神的一幕,前头跑着一个浑身污水的乞丐,后头追着一个满身烂泥的侯爷。

    刚开始俩人精气神十足,速度相当,始终保持着二十米的距离。到了后来俩人越跑越慢,上气不接下气的喘着,那速度比走快不了多少。

    到最后侯爷到底撵上了乞丐,上去踹了乞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