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9章 爽朗又柔软的何妈妈(大章)(第1/4页)  左先生为何如此抠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左先生为何如此抠门最新章节!

    得知将认识左庸的妻儿,何妈妈高兴坏了。

    她人还没有到上海,已经开始筹备送给孙清娜的礼物了。

    这通电话之后的第三天,孙清娜亲眼见到了这位在异国给过左庸许多温暖的何妈妈。

    尽管步入中年,何妈妈还是妥妥的女生范儿,生活没有磨损她丝毫的女性特质。

    她将对左庸的爱,迁移到孙清娜与欧元身上。见孙清娜时,脸上的笑容是那样热切,连孙清娜都不禁感动。

    何妈妈多年旅居美国,带着美国人的爽朗,指着自己的眼睛对孙清娜说到,飞上海之前,她专门飞韩国做缩眼皮手术。“我女儿说缩得太过分了,看上去有点凶呢。”她含笑抱怨着,更像是发嗲。

    从韩国回来,落地青岛,她专门购了一面拨浪鼓,生怕路上鼓面破,一路拿在手中带到上海,要送给左庸新出生的孩子。

    何妈妈祖父辈未赴台湾前,祖籍青岛,何妈妈一直自认为自己是青岛姑娘。原来,爽朗的原因,还有这一层。

    何妈妈抱过欧元,脸上的表情像化开了的蜜,她想亲欧元又自觉不该亲,忍不住,亲了一下自己的手背。看得孙清娜又惊讶又欢喜。

    孙清娜明明比她年轻太多,可依然觉得何妈妈比自己更像小女生。

    何妈妈抱了一会儿欧元,无奈递还给孙清娜,歉意地解释说,她的腰不好。原来,才58岁的她,已经后背严重受损,植了钢钉,缠了绷带。做了能做的一切,腰仍旧是个沉重负担。

    不知是天生体质,还是后天长期劳累,抑或长年衣薄受冷……

    何妈妈大女儿在职场上,已经到了能独自分配一套房的主管级别。因为工作忙碌,没法陪何妈妈闲逛。孙清娜责无旁贷,充当起地陪来。

    公公婆婆也是知道何妈妈的存在的,习惯三分钟热度的公公一度毛遂自荐,不过,被左庸挡下来了。

    孙清娜多少明白左庸为什么阻止自家爸爸做陪。

    公公与何妈妈,实在太不是一个路子的人了。一个过于务实,一个过于浪漫。不光吃不到一起,只怕连笑也笑不到一起。

    有一天,孙清娜将欧元放进婴儿座椅,高高兴兴去接何妈妈。何妈妈打听到曹家渡是个裁缝云集的地方,想去那里看看是否有好样式的衣服。

    何妈妈告诉孙清娜,要去的地方太拥挤,不便停车,不如坐地铁去。孙清娜欣然同意。用事先备好的婴儿背带,将欧元绑在身前,坐地铁出发去曹家渡。

    出站时恰逢暴雨。有人在地铁口卖雨伞,10元一把。从地铁口到曹家渡,目测500米。

    俩人正合计是买一把,还是买2把,一抬头,看见在他们前面买一把伞的人,撑开伞走了出去,只见一阵风吹来,那人新买的雨伞应风而折,如颓败的花一样耷拉下来。

    前面的人顺手仍了伞,自己快步跑进大楼。留下背后吃惊的孙清娜和何妈妈。

    俩人对望一眼,忽然开怀大笑起来。

    那种痛快劲儿,孙清娜许久不曾体验过来。

    她心里很明白,那一刻之所以那么开心,不是因为新伞坏了有多滑稽,而是跟你分享这滑稽一幕的,是你喜欢的人。

    她们随即决定,就在地铁口看热闹。

    从地铁口出站前,有段大约50米长甬道。这段甬道算室内,不受风雨影响。短短的甬道内,顽强而坚韧地挤着卖山东大枣的、猕猴桃苹果香蕉的、大小拨浪鼓帽子杂货的、摊煎饼的、吹笛子乞讨的、卖头花长短围巾的、收购硒鼓墨盒的……总之,热闹得超乎想象。

    这50米黄金地段,来了新客户——一对父子模样的人。年长的咋咋唬唬,指挥年轻的拆包、铺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