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 突破(第1/2页)  双心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环球集团房地产公司副总经理的位置上,钟耐可谓干得很不错。他在经济方面似乎有种天赋,和他失忆前选择攻读经济学一样,对经济数量有种发自内心的热爱。但是他遇到了瓶颈,一些因为经济理论知识不够导致的问题,但是他非常努力自学了很多经济学书籍,还是不够。公司中层以上人员最低都是本科,总经理是名牌大学博士,他非常佩服总经理,他的决定和判断都超出自己一城。于是,他向公司提出了辞职,他觉得他必须系统的去补充经济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否则自己遇到的瓶颈很难突破。陈珂挽留了他,建议他不要辞职,可以边工作边学习,两不误,但是钟耐非常感谢陈珂,还是认为一心一意心无杂念才学的好。陈珂想着钟耐这一走,估计是不会再回来了,而陈晓丽就哭了整整一晚,她很想阻止钟耐,可是她没有,她把孤独留给了自己,把痛埋在了心里。

    这一去就是好几年,和陈珂起初想的一样,钟耐在多所大学求学和众多成功人士成为同学,这让他不单单各方面知识储备够了,更重要的是他发现大城市的商机远远超过小城市,感觉生活在小城市就像井底之蛙,回霞东的想法已经褪去。已经三十而立的人了,再不拼一把,人生就要这样平淡下去了。所以,他选择了创业,他看到了房地产市场的崛起,成立了福地房地产公司,创业是艰难的,风险与机遇并存,但是他在这个领域是得心应手的。这几年让他在福城和其他几个大城市积累了点人脉。转折发生在公司成立的第八个月,福城在城南建设新城,而这个主管城南新城建设的王沪海副市长兼新城开发总指挥长是他在福城大学经济学院的同学,并且当时这个王副市长在一起学习的时候只是一个县委书记。就在招标开始前的一个星期,钟耐的手机想了,王沪海书记。钟耐没想到王沪海会升的这么快,并且重情义,话说王沪海学习那会儿,很多人就是在职进修,度学历,而这个王沪海不一样,和钟耐就一个经济学问题经常发生争论,那个时候就说了,钟耐是人才,一定成大器,要是愿意到他的地盘投资,要地给地,要政策给政策。钟耐没想到,自己才起步,王沪海自己成了,这学习看来对当官的和做生意的都很重要。

    运气很重要,当然你自己也得有本事。钟耐在拿下一块地皮后,做成的小区是几个中标单位环境质量入住最好的,让王副市长非常满意,作为小区建设样板几经推广。毕竟在环球集团实践过,在加上几年的学习,钟耐已经非常清楚房地产即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力,必须尽力拿地,趁势做大。在第三轮新城竞标会上,福地房地产公司成为最大赢家,一举拿下城南新城城市商业中心、城南商业写字楼、最大住宅小区地皮。公司的快速壮大让钟耐积聚了大量人脉,其资本运作能力也越来越强,银行找着给他房贷,这让他根本不愁没钱。

    但是钟耐在利用资源的同时,依然始终把握着度,坚持着法律底线,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拿地,原则的东西不能碰,他也看到了王副市长是个不贪图钱财,重人才和想干事的人。,碰到了一个好人。这几年不管自己拿了多少地皮,赚了多少钱,也曾经给王沪海准备了一笔报酬,但是被他拒绝了,还批评了他。钟耐的地越拿越多,荣誉也开始向他铺面而来,福城政协委员,工商联委员,房地产协会副会长等等。当然让他一站成名的还是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这个让历届市政府头痛,却又没有解决下来的,一个关乎形象,关乎政策落地的问题,很多城市都看着福城,但是没有人接盘,很多房地产公司请咨询公司评估,都是必亏,商人唯利是图,亏了谁会接。然而,政府找到了钟耐,公司的几个副总都持反对意见,王沪海也亲自电话给他,告诉他让自己决定,政府没有别的意思,这届政府已经下决心拿下这个硬骨头。钟耐足足考虑了三天,把自己最要好也是全国顶尖的咨询公司同学叫来帮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