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二章:天下诸侯(第1/2页)  三国之奇幻人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袁绍言语中有一人更适合盟主之位,勾起了林凡的心思。

    仔细想了想,确实有一人比袁绍更适合当这盟主之位,此人名望在诸侯之中乃是最高,且是个善良性子,与世无争,让他当了盟主,所有人都能放心。

    此人还与林凡有旧,若是他当了盟主,也能照应这林凡一点。

    可曾猜出来究竟是谁?若猜不出来,且听我慢慢分析。

    当今这世道,董卓肆意妄为,祸乱朝纲,这才引来了十八路诸侯讨董,可谓是将大汉有名有姓的人物统统聚集在此处了。

    但也有人没来,大汉如此多的州郡,绝不止十八路这么少,就连极北之地的公孙瓒也跑来凑热闹,可见一斑。

    如此盛会,有许多人未到场,也有很多种原因。

    一方面,有的州郡的刺史、太守都是些本分人,没有趁势扩大兵马,现阶段手中的兵马应付各自地盘中的反贼都是不够,自然无力来参加讨董联盟。

    这一类人,本本分分,最后便是快速地泯灭了,死于争斗之中,消失在时间长河中。

    还有一方面,便是如同陆康这一类人,手中也有兵马,却找着各种借口不愿掺和争斗之中。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后来显赫的大军阀也没有来。

    刘表现在刚得了荆州刺史之位,正在单枪匹马抢荆州,也是趁着这袁术不在的机会占据荆州,手上无人,自然无法前来。

    马腾与韩遂现在看似相安无事,实则也有明争暗斗,凉州这块地,也不太平,况且司隶后方,长安地区,也有董卓派牛辅带兵把守,一时半会过不来。这是受了地理影响。

    刘焉早就占据了益州,乃是益州牧,军政全管,手上兵马充足,只是益州自古便是断绝交通,因此也没有来。

    可能是断绝交通,可能是要自立门户。这心思,谁又能猜的准呢?

    剩下最后一人,正是有州牧刘虞,回到营帐之中,袁绍口中说的这人,正是刘虞

    刘虞可是个正经的爱国者,有长者之风,国事有难,此次他却未来勤王,实际上并不是他不愿来,而是他不能来。

    刘虞自任幽州牧后,内诛贼党,外抵匈奴,幽州大治,手上可谓是兵强马壮。

    发檄文讨董时,有几个二五仔出了个馊主意,冀州刺史韩馥与勃海太守袁绍以及山东诸将商议,由于汉献帝陛下年幼且被董卓控制,袁绍等人想立汉室宗亲的刘虞为新皇。

    有史为证,冀州刺史韩馥、勃海太守袁绍及山东诸将议,以朝廷幼冲,逼于董卓,远隔关塞,不知存否,以虞宗室长者,欲立为主。乃遣故乐浪太守张岐等赍议,上虞尊号。虞见岐等,厉色叱之曰:“今天下崩乱,主上蒙尘。吾被重恩,未能清雪国耻。诸君各据州郡,宜共戮力,尽心王室,而反造逆谋,以相垢误邪!”固拒之。馥等又请虞领尚书事,承制封拜,复不听。

    袁绍几个二五仔,也不知是有意无意,竟然要立刘虞为皇,被刘虞断然拒绝了,最后,又请刘虞为尚书令,为大伙封官,也被刘虞拒绝了,由此可见刘虞乃是大大的忠臣。

    而如此,刘虞自然不能再去讨董阵营中了,刘虞若来,岂不是坐实了“天下大乱,各自为政”的局面吗?

    此时听了袁绍的话语,林凡才想起其中的道理来,这袁绍假惺惺地说话,林凡敏锐地觉察到了其中的蹊跷。

    说不定是袁绍欲揽讨董联军大权,故意做出这立新皇之事,好逼的刘虞来不了,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猜不透,猜不透,林凡只能摇摇头,不去想这事。

    不过后来袁绍与韩馥也是明争暗斗,好不热闹,这也是后话了,暂且不提。

    袁绍与袁术都想要这盟主之位,一时间僵持住了,两方相争个不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