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39、 陈其美被同盟会遗忘时,对自己说(第1/2页)  蒋介石的一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同盟会不让陈其美参加起义,一方面,他们不想让他牺牲,另一方面,他们不记得自己人中有叫陈其美的人。

    陈其美在同盟会中无足轻重,同盟会成员做事的时候,经常把他忘了:联络的时候把他忘了,聚会的时候把他忘了,起义的时候也把他忘了

    虽然常被遗忘,但陈其美不介意。

    “只要自己不把自己忘了就好,”陈其美解释说。

    虽不能参与同盟会的行动,但陈其美在心里替他们默默加油。

    陈其美希望同盟会的同志们能够实现自己和大家的志向:取缔中央集权制c废除君主c施行三权分立,驱除鞑虏c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c平均地权。

    陈其美希望同盟会的同志们能够起义成功。

    虽然他这样希望,但同盟会的同志们起义失败了。

    从1906到1910年,同盟会在华南各地组织多次起义,这些起义都以失败告终(见上集)。起义失败后,同盟会会员无论身体还是心灵,都受到巨大创伤。

    同盟会会员变得意志消沉。

    同盟会会员陷入了迷茫。

    同盟会会员失去了前进的方向。

    人没有方向,心就会涣散。蓄意进取的心消失后,人会做一些无用的事打发时间:聊风花雪月,聊陈谷子烂芝麻,聊《古文观止》,聊“今天你吃饭了没?你吃的啥?”

    人没有方向,人的行为就会涣散,由人组成的组织也会涣散。

    1911年4月,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同盟会趋于涣散,革命组织处在瓦解边缘。

    维新志士努力改变中国,他们走过很多路,但这些路都被封死了:学习西洋技术(洋务运动),变法(戊戌变法),革命(黄花岗等起义)。

    “如果改变中国的方法不是革命起义,那是什么?”一位志士说。

    路被封死后,志士们陷入了迷茫。

    陷入迷茫的人中,有陈其美。

    和维新志士一样,陈其美也在苦苦思索改变中国的路。

    他曾在维新志士演讲时热血沸腾。

    维新志士曾进行过这样的演讲:“我们苦苦学习西洋技术,我们认为西洋技术能拯救我们的国家,但没有。定远号c镇远号这两艘汇集西方技术的战舰,在甲午海战中被日本轰得粉碎。

    我们认为变法能拯救我们国家,但变法不能拯救我们国家。戊戌变法中,六君子被慈禧为首的封建势力所杀。

    我们认为清朝可以依靠,所以对清朝忠心耿耿。但我们举起‘扶清灭洋’大旗的时候,清朝却背信弃义的将仁人义士斩首。

    清朝是一个不仁不义的王朝,清朝是一个食古不化的王朝,清朝是一个将士在外浴血奋战c它却在办六十大寿的王朝。仁人志士用他们的鲜血告诉我们:学习西洋技术行不通,变法行不通,想改变中国,唯有革命。想改变中国,唯有武装起义!”

    维新志士在演讲中提到的事件依次是:洋务运动,甲午海战,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

    清朝办六十大寿的事,具体情况是这样的:晚清甲午年间,这一年刚好是慈禧的六十大寿,由于慈禧重视养生,她打算为自己办一场风风光光的盛宴。

    慈禧实际上也是这样做的:花三千万两白银布置庆典。

    三千万两白银是当时清朝一年的财政收入,这笔钱可以用来建造好几支北洋舰队。当时清朝负债累累国库空虚根本没这么多钱。为举办宴会,慈禧把边防费用挪用了。

    慈禧挪用的钱,是北洋舰队用来买炮弹的钱。

    慈禧举办宴会的前一天,日本偷袭了北洋军舰,北洋舰队奋起反击。

    北洋舰队反击时,慈禧认为发动战争不吉利c有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