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8、5000年来没人对“重本抑末”提(第1/2页)  蒋介石的一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前沣想让朋友和自己一样,认清世界,放弃努力。

    为帮朋友认清世界,李前沣邀请奉化县令喝酒。他喝酒时,旁敲侧击的说:“有个叫严翼均的他我发!你那儿不是招师爷吗!”

    “???”县令。

    县令一脸问号。

    “招吗?”县令一脸问号的说。

    他说的时候,他旁边人踢他一下。

    被踢后,县令马上明白过来。

    “嗯,招!嗯,对!”明白过来的县令大声说,“我们那儿就是在招师爷!”

    县令回去不久,就把严翼均招入了县衙。

    县令让他做师爷。

    县衙不缺师爷,但李前沣下了这样的指示,县令只能照做。

    奉化县原来的师爷是县令亲戚,李前沣下指示后,县令忍痛辞退亲戚,改用李前沣的发严翼均。

    严翼均做师爷后,开始发光发热。他把开办二百余年的“锦溪书院”改名“龙津学堂”,他引进西方技术,他帮洋人建教堂,他颁布了一系列殖产兴业的律法,他提倡人人平等。

    严翼均倡导士农工商平等,他改变了数千年来一成不变政策——重本抑末,他把工商放在了和农业平等的位置上。

    严翼均做师爷后,奉化县焕然一新。

    ——历史知识!

    “本”指农业,“末”指工商业,“重本抑末”即“重视农业,抑制工商业”。

    重本抑末是中国历史上主张重视农业c限制或轻视工商业的一种经济思想和政策。战国时,李悝c商鞅和韩非等人认为,农业是人民衣食和富国强兵的源泉,因而把农业称为“本”,把工商业称为“末”。当时的人认为重农必须抑商和禁末,这样才能保证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这种思想贯穿了封建时代。

    “重本抑末”成了封建时代的主导思想,胡寄窗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中指出:“重本抑末口号自战国后期以来已流行了一千四百多年,其间虽有思想家把本末概念作了新的解释,认为农工商各有本末,但是,从未有人公开地否定过重本抑末观点。”

    公开否定重本抑末,是近代的事。

    近代以来,随着平等思想流入,人们对“重本抑末”有了新的认识。

    清末比较先进的思想家认为,农业和工商业地位平等,工商业应被放在和农业同等的位置上。这种看法从理论上证实了“重本抑末”的不合理,这种看法从根本上否定了“重本抑末”。

    中国的实业兴国之路,从这个时候拉开了新的篇章。

    ——

    让发做师爷,是想让他了解黑暗。让发做师爷,是想让他和自己一样融入黑暗。李前沣没想到的是,发做师爷后,不但没融入黑暗,还为奉化县带来了光明。

    “。。”李前沣。

    李前沣决定去奉化县,李前沣决定亲眼看一看朋友逆转乾坤的光明。

    李前沣想去奉化县,但他不能去,因为他是宁波府官员。

    李前沣找不到去奉化的理由,所以很烦恼。

    他很快不烦恼了。

    奉化县令被革职了。

    由于收不上税的关系,奉化县令被革职了。他被革职后,宁波知府需要安插自己人,就把李前沣调了去。

    他不想调李前沣去。

    李前沣头脑聪明,无论在宁波还是在杭州都左右逢源,宁波知府靠他办成了很多事。

    宁波知府视李前沣为心腹。

    奉化县令渎职被查时,宁波知府询问李前沣,问他谁做奉化县令合适。知府以为李前沣会说一个自己门生的名字,但没想到,他说他去。

    “我去吧”李前沣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