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87、同情心是人最宝贵的东西吗?是的!(第1/2页)  蒋介石的一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顾清廉考虑他人心情后,曾迷茫过一段时间。

    如果光宗耀祖的方法不是出人头地,那么人如何光宗耀祖?

    顾清廉心中产生了这样的疑问。

    如何光宗耀祖?这对以前的顾清廉来说不是问题,因为以前他知道怎么做:出人头地。

    为了出人头地,顾清廉学习了自己并不喜欢的八股。为了出人头地,他参加了自己并不喜欢的科举考试。为了出人头地,他击败别人后说“这一切都是我努力的结果”。

    顾清廉一直以来都认为自己做法是对的。

    参加会试的时候,他对自己做法产生了质疑。

    参加会试时,顾清廉发现,自己做的虽然能出人头地,但却给别人带来了痛苦(见上集)。

    参加会试时,顾清廉落榜,顾清廉亦成为这份痛苦的承受者。

    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么对待你。——顾清廉

    参加会试后,顾清廉认为出人头地是把自己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上的行为,由于这样认为,他放弃了出人头地。

    顾清廉放弃出人头地,但没放弃光宗耀祖。

    “我的人生目标没有变,”顾清廉说。

    放弃出人头地后,顾清廉开始找新的光宗耀祖的方法。

    新方法并不好找。

    顾清廉为此迷茫了三年。

    三年中,顾清廉看到了很多事:饿殍遍地路有冻死骨,百姓流离失所,官员锦衣玉食。

    顾清廉最初看到这种事时是童年。当时顾清廉八岁,一个叫花子到家里要饭,顾清廉想都没想就把手中热腾腾的白馒头给了他。

    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经》

    虽然很多具备社会阅历的人觉得人的本性是坏的,人的本性就是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但人在最初的时候,人在还是孩子的时候,的确是善良的。

    孩子会相信他们看到的东西。

    孩子看到一个饥寒交迫的乞丐,会真的认为对方是饥寒交迫的乞丐。虽然没人教过孩子“同情心”,但他们具备同情心。

    同情心是人的本能。

    在同情心驱使下,孩子把白馒头给了乞丐。

    顾清廉把白馒头给了乞丐。

    他妈妈知道后,打了他。

    顾清廉家并不富裕,为让孩子成人成才,顾清廉妈妈省吃俭用供他吃供他读书,为此她甚至半年都没吃过白馒头。

    顾清廉妈妈把攒下的白面给顾清廉吃,她自己啃窝窝头掺野菜。知道儿子把自己都舍不得吃的白面馒头给乞丐后,她忍不住打了儿子。

    顾清廉当时不知道母亲为什么打自己,但他后来知道了。后来顾清廉见到很多乞丐,除此之外他还见到很多流离失所的人c很多吃白面的官员。

    后来顾清廉知道,即便自己不吃不喝,也不可能让所有乞丐吃上白面。

    顾清廉后来没再把白馒头给乞丐。

    顾清廉后来认同了妈妈的看法: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有人吃不上饭,有人能吃上饭。吃上饭的是官员老爷。官越大,吃的越好。如果你不想吃不上饭,就要做官。如果你想吃的更好,就要做大官。

    顾清廉是有同情心的,他内心并不认同妈妈看法,但他无法解释“有人流离失所,有人锦衣玉食”的世界。

    人总是试图解释这个世界。

    顾清廉试图解释这个世界,但解释不了。解释不了的他相信了多数人相信的答案: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有人吃不饱饭,有人吃得饱饭。吃不饱饭的是民,吃得饱饭的是官。想吃饱饭,只能做官。

    顾清廉的心,逐渐变冷变硬。顾清廉逐渐变得和这个时代多数人一样:见到乞丐不再有同情心,见到流离失所的人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