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9、慈禧为什么发起教育改革?(第1/2页)  蒋介石的一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算术老师抓住凤麓学堂远高于箭金学堂的秀才中榜率进行宣传。在他的宣传下,众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把自己娃送到凤麓学堂。

    在家长支持下,学堂学国学的学生增加到五百人。

    由于学国学的学生增加到五百,算术老师紧急召回了私塾先生。

    私塾先生回到学校后,在应试国学的路上一路狂奔。虽然他们国学造诣没顾清廉深,但他们学生总能考过顾清廉学生。私塾先生因此赢得了大批生源,他们任教的学校也成了当地著名考试基地。

    靠着自己的努力,私塾先生在竞争激烈的教育界长成了和顾清廉不一样的大树。

    私塾先生长成大树后,众多学生慕名投到他们门下。

    学生并不慕名,慕名的是家长,家长强迫自己学生投到私塾先生门下。

    私塾先生看到这么多学生跟自己学国学,以为学生们喜欢国学,但没想到,自己每次讲课,他们都逃课,而且不是一个两个的逃,而是一群两群的逃。

    “。。”私塾先生。

    私塾先生觉得学生不热爱学习。

    由于这样觉得,私塾先生罚学生抄课文c罚学生站。他们以为学生会和以前一样逆来顺受的抄课文c逆来顺受的站,但没想到,学生反抗了!

    他们的反抗还不是一般的反抗。

    他们和自己讲道理。

    “我爱学习,我只是不爱学经史!”学生和自己讲道理。

    “。。”私塾先生。

    私塾先生懵。

    一般反抗是,不抄课文,不站。

    对这种反抗,私塾先生处理起来驾轻就熟。

    私塾先生的处理是,和学生讲道理。

    “你们爸妈省吃俭用供你们读书,希望你们成为栋梁,你们却逃课,你们对得起你们爸妈吗?”私塾先生对学生讲道理。

    “。。”学生。

    学生感动的哭了。

    由于感动的哭了,学生不再逃课。

    不逃课了一段时间。

    一段时间后,学生不感动了,不感动的他们继续逃课。虽然私塾先生苦口婆心的和他们讲道理,但他们不听道理。

    学生已经对私塾先生的道理免疫了。

    学生对道理免疫后,私塾先生会对他们进行第二种处理:以力胜!

    所谓“以力胜”,就是抓住逃课的学生进行殴打。但私塾先生不能打学生,私塾先生让家长打。

    私塾先生在开家长会时和家长说了学生逃课的事,除此之外,他们还和家长说道理。

    “你们省吃俭用供自己孩子读书,希望自己孩子成为栋梁,但他们却逃课,他们怎么能如此辜负你们心意?”私塾先生和家长说道理。

    他们说的时候融入了感情,由于融入感情,所以老泪纵横。

    老泪纵横的私塾先生感动了家长,家长回到家噼里啪啦的把孩子打了一顿。

    孩子被打后,不逃课了。

    孩子不逃课不是因为屈服于爸爸妈妈的暴力,而是因为,爸爸妈妈说的有道理。

    爸爸妈妈打自己的时候,说:“家里省吃俭用供你读书,希望你成为栋梁,你却逃课,你对得起这个家吗?”

    孩子觉得他们说的有道理。

    孩子觉得逃课不对。

    觉得逃课不对的孩子不逃课了。

    和之前一样,他们不逃课了一段时间。

    一段时间后,他们继续逃课。

    学生继续逃课。

    学生虽然觉得逃课不对,但在本能趋势下,他们继续逃课。

    学生本能就是喜欢算术课不喜欢国学课。

    这是屡教不改的学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