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5、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为啥让清朝赔2亿(第1/2页)  蒋介石的一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日本觉得中国战败是每位中国人的责任,每位中国人都应该反思。为不让这份反思停留在口头或者书面上,他们觉得,应该让中国人都赔一两银子。

    他们把自己的“觉得”付诸了行动。

    战争胜利后,日本要求清朝赔付自己两亿两白银。两亿两白银平均到每位中国人头上是一人一两。

    虽然日本要求一人一两,但清朝实际收的时候,是一人六两。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呢?原因有两方面:

    首先是,没钱。

    清朝没钱。

    清朝从鸦片战争开始就开始赔钱赔钱赔钱,再加上内部用来维持等级走人情办宴会的费用丝毫不减,所以到甲午中日战争时,可以说是山穷水尽穷的叮当响。

    穷的叮当响的清朝,没钱陪日本。

    没钱就不赔了吗?怎么可能!借钱也要赔!

    清朝本来不想借钱,但当时跳出好多西方国家。西方国家慷慨的借钱给清朝,清朝感激之余发现,借钱是要付利息的。

    利息是五亿两白银,保守估计也是赔给日本的两倍。

    赔日本的钱加上利息,共计七亿两白银,平摊到每位中国人头上是三两。

    计算中的三两从来不是实际中的三两。

    实际中收的是六两。为什么是六两呢?因为对官员来说,运送白银是多出来的工作,而且是种很操心容易出纰漏的工作(毕竟是和钱打交道)。官员为完成这项工作拼命干活,所以要点加班费是应该的。

    就算没加班费,也得改善改善伙食。由于清朝不给改善伙食的钱,所以只能由平头老百姓出。

    官员收钱时会加收一部分,这份钱用来请客吃饭。

    “如果不请客吃饭,交接时对方就会为难我,说这不行那不合格,”一位官员解释说,“我也不想这样,但是,没有办法。”

    请客吃饭,是为了完成工作。

    除了收请客钱,还收抚恤钱。

    官员到老百姓家要钱时老百姓是很生气的,时不时打死个官员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时候就要给官员家属发抚恤金。清朝是没有抚恤金的,所以这份钱也由平头老百姓出。

    赔款c利息c请客钱c抚恤金c这些林林总总加起来,最后变成每人收五两。

    五两就五两把,但当时人图吉利,相信吉利数字,就把“五”改成了“六”,所以最后每人收六两纹银。

    每人收六两纹银,这是什么概念呢?这得从当时人的收入理解。

    当时人的收入又是多少?

    清末人收入主要靠土地(毕竟是农业大国),清末耕地总计七百七十亿公顷,与之对应的人口是四亿,所以人均不足三分地。

    人均不足三分地,那么收入是多少?

    收入是,没有收入。

    人均不足三分地情况下,吃饭都成了问题。

    事实也是这样。虽然史书描写的清末人生活还不错(怎么能这样描写!!!),但人们真的是吃不饱饭。大多时候,地里种的粮食不够吃一年,人们在没饭吃时会外出挖草根寻树皮。偶尔也会讨讨饭。

    当时偶尔讨饭的人占四分之三。

    虽然条件如此艰苦,但人们还是活了下来。不但活下来,还想方设法交了税。

    “不交税会被打死,为不被打死,只能交税,”一个清末人解释说。

    清末人把自己口粮节省下来交税,所以一年不是偶尔讨饭,而是常年讨饭。

    那么清末人交多少税?

    这得根据种多少地。

    种多少地交多少税。

    一年一亩地交二两银子的税。

    一亩地收成好时,年利润是三两纹银。和收成不好的年份一平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