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小脚新女性9(第1/3页)  快穿之薄命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快穿之薄命册最新章节!

    小脚新女性9

    《新生活报》是日报,第二天很多读者都在找,昨天那篇文章的后续呢?等了好几天,怎么都没有后续呢?

    有的读者就写信问报社,有性急的就跑到报社编辑部去了。编辑们也愁,他们已经写了信催稿,希望何方能再写个续集,原先的故事是不错,可是结尾好像仓促了些,似乎故事没讲完似的。

    编辑们被读者来信催促,都恨不得上门去要稿件了。好容易盼来了续集,赶紧排版,发了出去,还跟读者们解释,原作者写的是个开放式的结局,可以让大家自由想象。但是因为读者想知道最终的结果,所以作者临时又写了个续集。

    读者们对何方描述的未来社会,100年后的生活十分向往。汽车成了家庭交通工具,商人们出国做生意,学生出国留学,经常乘坐飞机。家庭关系更加和睦,家庭成员更加互相尊重,父母对待子女亦师亦友,很多家庭假期出国去旅游。做饭不用生火,不用烧炭,只用电就行了,还非常迅速。所有的孩子都享受九年制义务教育,交不起大学学费的,国家有助学贷款。一夫一妻真正实行,女性普遍出去工作,有了经济基础,社会地位和男性真正平等。

    这些对于现代人来讲,很平常的事情,在民国初年,还是不可想象的,这个故事好像把西方的乌托邦、理想国,更加具体化、现代化了。

    普通读者只是看了这个故事,满足自己对未来的幻想。而知识分子们,则在讨论这个故事中的社会形态、发展趋势的可信程度。

    同德大学的一个办公室里,一位教师也在看这个故事,边看边拍桌子,“妙啊!好啊!”

    旁边的老师纷纷侧目,“夏振兴,夏老师,您能不能不要这样一惊一乍的,又看你那《福尔摩斯侦探报》呢?你最崇拜的何方又写了什么惊世骇俗的东西呀?”

    “什么崇拜……我就是觉得这位何先生写得好,总有思妙想。文笔好的文章不少,不过这想法特的人可不多。而且这个何方现在别的报纸上也发文章呢,我现在看的是《新生活报》,唉?你们知道吗?这个作者居然假想100年后,很多家庭都有汽车,人们甚至抱怨汽车太多,堵车。”

    “汽车太多了,可不就要堵住路了吗?这个假想思维没错呀?”

    “我不是说他错,我是说他怎么敢想。汽车多贵呀?什么人才买得起呀!要照他假象的,未来,岂不是像我这样的也能开车上下班了?嘿嘿嘿。”刚想一想,夏振兴就觉得美得不行。

    “哼!”

    看见有人嗤笑,夏振兴不乐意了,“大才子,你笑什么?赵锦丰,你别告诉我你不想有个车。”

    “荒诞离的东西,什么幻想故事,我不感兴趣。真正有意义,需要我们关注的,是三民主义,是新文化运动。这些无聊的幻想对社会进步有多大用处呢?我们是活在当下,不是活在未来。《新生活报》如今也堕落了,发什么三流文人的东西。”赵锦丰不紧不慢地说完,继续喝茶、看报。

    夏振兴瞧了瞧他的报纸,“《新青年日报》,哼,我就知道是这个,你们那帮人,又在跟人吵架啊?”

    “什么吵架?我们这是在讨论,为了国家民族的未来,讨论现实的问题。这份报纸是严肃的,从来不会刊登三流文人的东西。”赵锦丰一本正经地说。

    然而,过了几天,《新青年日报》就转载了何方在《新女性周刊》发表的《谈一谈新青年的母亲们》,一位也在看《新青年日报》的老师立刻兴奋地去给夏振兴看,“诶,这个何方,是不是就是你欣赏的那位。”

    “应该就是吧,同名同姓的可能不太大吧。”夏振兴突然想起来,赵锦丰说过的话,立刻激动了。

    等赵锦丰下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