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六章前国公世子(第1/5页)  (快穿)富贵荣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快穿)富贵荣华最新章节!

    第二百一十六章前国公世子

    锦荣知道,她的这位便宜叔父,安国公方晟的确不是个多聪明的人,连重要信放在他的房里哪里,一眼便能看透了。

    以为上了锁就安然无忧,又是堂堂安国公府,便觉得没人会擅闯。

    锦荣都不禁怀疑当今这位宁景帝知人用人的智商了,不那么聪明的臣子是好用,但过于无能平庸,却又知道那么多重要秘密,用起来可就得不偿失了。

    瞥过上面一叠有关朝政的密函奏折,锦荣的目光也不作停留,直到找到了几封有些泛黄陈旧的信,落款有天元九年的字迹。

    天元九年,大宁朝安国公方恩战死沙场,其妻李氏殉情而死。

    锦荣拆开了信,一字一行看了下去。

    前面倒也正常,不过是普通兄弟间的谈论家事,方恩常年征战,府中也多托付于二弟和二弟媳照顾,帮妻子李氏打理事务,照顾老夫人还有幼儿。

    信中可见,方晟行事多以这位兄长为主,不似今日的威势,而是个老实憨厚的弟弟,语气也是信服兄长的。

    方恩之名,锦荣这些日来也没少关注他过去的事迹,多是赞誉,战无不胜,令敌人闻风丧胆,天纵材,容颜俊美,爱妻情深,观其一生,除了英年早逝外,竟无半点遗憾。

    忘了,还有个被无声无息养废的独子方锦荣。

    信中也尽是捷报,天元九年那一战,也是令南朝宣诏臣服宁朝百年,每年纳贡进献。

    但方恩却死在了战事即将结束之时,一场不过三千人的峡谷埋伏。

    据传是中流矢,不治身亡。

    更令人怪的是,方恩妻子李氏,在战事中途,舍下幼子和国公府,奔赴战场,去了方恩身边。

    方晟在信中也颇为惶恐,说没能拦住大嫂,是他的过失。

    锦荣眉角微挑,为什么要这样说?

    李氏的举动怪,方恩和方晟的态度更令人寻味。李氏也因此第一时间知道了夫君战死,二话不说,拔剑自刎,全了这段夫妻之情。

    安国公方恩之死,令宁军大哀,而最后哀兵必胜,南朝连连败退,溃不成军,最后议和以宁朝臣属自居。

    看到最后一封信,锦荣眼眸渐暗,所有疑惑瞬间得到了解释。

    原身的父亲方恩不是战死,而是自杀的。

    ……

    看完后,锦荣想了想,还是按原样放了回去。以她的过目不忘,哪怕是只看了一遍,也足以全部复述出来。

    方晟虽还在寿宴上,也没人关注房这里,但这地方始终不便久待。

    等锦荣离开时,和来时一样悄无声息。

    “大少爷。”文墨清脆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锦荣慵懒道了一声,“进来吧。”

    文墨推门一进,手里端着个托盘,放着甜汤和几碟糕点,都是太太吩咐过的,怕大少爷睡醒饿了,厨房随时都准备着小吃糕点,可谓是细致妥帖至极。

    文墨见到大少爷正倚窗逗着鸟儿,闲情逸致,不知为何,感觉大少爷好像比以前好看了些,是他的错觉吗?

    锦荣拿了块松瓤点心,也没放什么别的东西,味道也不错,她自然吃的毫无顾忌。

    原身父母的死,她也知道了大半真相,那压在最底处的密函上,写着埋藏了十几年足以震惊朝野的隐秘,也不知方恩是抱着什么样的没有毁去这封信。

    是因为愚蠢,还是想留着证明什么,证明他不是为了谋夺国公之位害死兄长的小人。

    也许是当时心情过于复杂惶恐,连他的字迹都微微带有颤抖潦草。

    天元九年十一月,南朝使者秘密向宁景帝送上他们国家皇帝的意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