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二章 开府晚宴(第2/3页)  逆变1589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司礼监掌印太监张诚,合力扳倒了朱翊钧曾经的大伴冯保,让冯保去了南京应天府种菜。

    大家可不要以为去南京种菜是从轻发落,相反,对失宠的太监来说,这算得上是仅次于死刑的处罚了。因为哪怕你曾经是权势滔天的司礼监太监,到了南京应天府的孝陵卫皇家菜园里,也得先受个下马威,然后挑着笨重的粪桶,在众目睽睽之下,施肥种菜。

    被贬到此的太监,不仅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连休息也休息不好,只能睡在菜园子里,忍受冬雪夏雨之苦。他们的活动空间就是菜园,其他地方不准越雷池半步,等于就是变相地囚禁在皇家菜园里。相信对于曾经锦衣玉食的太监们来说,去南京应天府种菜估计比死也好不了多少吧?

    好一点儿的处罚就是“降作奉御私宅闲住”,“盖犹为六品官也”,意思是打入冷宫,但好歹还有官职在身;再重点儿的则是发配到南京孝陵卫,去伺候朱元璋,因为到了孝陵,就没了官职,完全是个小太监了;更重的处罚便是“降充净军”(意思是打扫卫生)和去南京孝陵卫种菜了。

    张鲸,北直隶新城县人,嘉靖年间入宫中为宦,被收在大太监张宏名下。冯保被贬南京之后,张宏升了司礼监掌印太监,并提拔小弟张鲸为秉笔太监。只是没多久,忠心耿耿的张宏为了劝诫万历皇帝,绝食而亡,于是张诚爬上了掌印太监之位。

    张诚和张鲸二人此后彻底把控了“十二监”,只是张鲸更会来事儿,加之后来又提督东厂且兼管内府供用库,于是渐渐爬到了张诚的头上,成了此时的“大内第一太监”。钟南回忆着原本时空里关于张鲸的少量介绍,深知张鲸不是什么好人,只是如今对方势力庞大,又颇受皇帝的信赖,他也只能避其锋芒,暂时虚与委蛇。

    张鲸走后,在座的各位大臣对钟南的看法又有了变化。尤其是内阁的几位大佬,他们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无声地表达着只有他们才能懂的意思,除了惊讶、感叹和佩服外,还有了一丝警觉的意味。

    晚宴很丰盛,“无忧酒楼”的大厨们烹饪出来的美味佳肴,惹得一帮饕客赞不绝口。钟南端着酒杯一桌一桌地敬着酒,此时的白酒度数不是很高,加上钟南原本就是“酒精考验”之人,是以四桌转完,并没有醉酒的感觉。至于旁边“青山酒家”的宴席,钟南只是去露了一下面,略表心意地喝了三杯酒。

    酒过三巡,钟府宴席上的众人便各自交头接耳地密谈着。见此情形,钟南走出宴席厅,招手叫来了福伯,让他安排请来的戏班子开始登台唱戏。

    此时的文化生活相对匮乏,看戏则是相对来说,比较受欢迎的活动之一。这次请来的戏班子叫做“广月行”,在京师颇为有名,要想请他们来表演,不光是有钱就行的,还得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否则就算是出再多的银子,人家也不会来。

    这次能请来“广月行”,还多亏了萧玉萧公公的帮忙,否则钟南连去哪里找对方都不清楚。

    大家来参加晚宴的最主要目的并不是吃饭,安排点节目既可以助兴,又能让宾客多待一会儿。所以此时的风气便是,饭后总得有点表演之类的供大家欣赏。

    没多久,那戏班子就搭好了台,随着“锵锵锵”的乐器声响起,大戏拉开了序幕。

    先是上演了《玉簪记》,这是万历初期的一部著名戏曲,为高濂所作,颇受大家的喜爱。该剧描写了道姑陈妙常与书生潘必正,冲破封建礼教和道法清规的约束,而相恋直至结合的故事。

    台上的曲目刚开演不久,就有少量官员倒在酒桌上,身旁的其他人无不揶揄倒下之人酒量不行。片刻过后,越来越多的官员纷纷倒下,连一些武官也不能幸免。再之后,除了钟南,场中官员全都失去了知觉,横七竖八地倒在桌上或者地上。

    尽管不清楚具体发生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