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18.北宋(八十四))(第5/6页)  [*******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理寺丞这个职位是一个寄禄官,也就是有名声没有活干,可以领工资但是不太高,也就是说,包拯一个人可以领三份工钱,哪怕他其实没有干过大理寺丞的活。

    但是说到工部尚,他当年被提为工部尚的时候,无论是他本人还是皇帝都把他当做了一颗螺丝钉,暂时堵一下口子而已,但是这几日皇帝终于把这位小可怜的待遇给提高上去,工部尚的工资之外还给他按了个殿中丞,算是给了个名头。

    虽然比起工部尚二品大员的工资来说算不得什么,但是在大宋这个官员流动非常快的时代里面算是一枚双保险,也基本可以看出帝王对于这个工部尚很满意,暂时不会挪他的姿态。

    和大家一起凑热闹祝贺完工部尚之后,夏安然便告了一个假提前回家了,他没有乘坐马车,而是静静走在街道上,耳边萦绕的是大宋汴京城百姓充满了生活趣味的喧哗声,听起来极为鲜活,叫人心中平静。

    只不多一会,小王爷听着听着便觉得了有几分不对,这是不是提到军队的频率多了些?

    “可不止呢,”随行护卫的兵哥见夏安然好这个,便凑趣到“您若是去茶馆里头坐上一坐,十个短剧有六个是和军队相关的。”

    啊,莫不是我是太久没上街,错过了京中时尚吗?

    夏安然笑了一下,“既如此,我们便去茶楼里头听听看吧。”

    然后他就被一连串【我和辽国大将的故事】【霸道王爷小间谍】【俏丽千金从军记】【该拿你怎么办才好,我的辽国爱人】给震得满脑子晕乎乎。

    再看到路上举着一根小竹棍呼喝着“别跑,吃我一棍”的小娃,以及巡逻的开封府厢兵和民众之间的可以互相打招呼的熟络关系,更是有些晕。

    什么时候军民关系如此和乐了?他是不是错过了什么?

    “多亏了《军报》。”

    建议夏安然去茶楼的那个兵哥解释道“自去岁以来,《军报》写了不少各地军籍兵士的故事,民众们亦是总算分清了我等军籍的差异,”这个兵哥长期僵硬的面容上扯出了一抹笑“他们本以为边军同厢兵一般不需演练,如今非战时日子更是极其舒坦。”

    他话没有说下去,夏安然却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他皱了皱眉,几乎可以想象寻常百姓们的心情。

    宋代人的税是交给国家的,和现代宣扬的“税务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思维模式不同,此时他们更多的是像交保护费的想法。

    但是即便如此,当得知国家用从他们这儿收取的钱去养一群闲着没事干的大头兵,尤其联系到自家县城内这些厢兵模样的兵哥的时候,百姓心里头必然是不愉快的。

    加上宋的兵制度是雇佣制,这种制度比之之前各朝各代的强行征募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但也无形之间让百姓有了更高的期待和更低的谢忱之情。

    而《军报》中种种信息便告知了他们,大宋的边军即便没有战事每天都在训练,大宋的旁的营军亦是也会参与到当地的救援行动。一方面这是对于军队的宣传,另一方面也是各大军区之间的比拼。

    在若干次削军行动过后,如今的大宋军队多以热血男儿郎为主,如此构成便注定了他们争强好胜的性格特征,《军报》如今不仅仅在民间传览,也会被送到各大军区,供兵士们翻看,一眼瞅到这一月自家的表现最好兵士们就很高兴,如果被隔壁军区压了一头就极其火大。

    如果排到最末就更不必提了,别说他们了,将军参军都看不过眼,就连日常文质彬彬总是阴阳怪气的监军都受不了这个。

    谁能忍受自己所在的军被比下去啊!就算是再看不过眼这些糙汉,那也是老夫罩着的糙汉。

    老夫欺负可以,旁人来,不行。

    就在这种颇为扭曲的思维模式之下,从去年下半年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