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49.北宋(十九)(第2/6页)  [*******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中年,它也不过是金华本地的土特产,并不至于到后来闻名全国的程度。

    金华火腿的高光期是明清,着力发展期是元。这主要是因为在北元掌权时期,猪肉成了一种相对受欢迎的食物,羊肉的地位倒是稍稍降低了,这就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碰撞。在宋辽交易的时候,宋朝多出口活猪换取北方的牛羊,自然猪肉就成了游牧民族的“奢侈品”

    羊肉作为游牧民族的日常饮食,在其定都中原有了更大的农耕腹地之后很快被吃腻,猪肉和家禽类的地位随着元皇室对其的偏好逐步提高,尤其是腌肉这类便于携带含盐量高的食品,得到了游牧民族的一致好评。并且借由北元一路被售卖到更北端。

    在明朝,金华火腿更是一跃成了贡品,虽然老朱家姓朱,但是他们吃起猪来倒是一点都不含糊,反而在民间百姓还是更喜欢吃牛羊肉一些,等到了清朝,伴随着清朝大力发展的阉割技术,以及技术人员锻炼的需求,猪的阉割技术渐渐普及,原本腥臊味重的公猪滋味变得温和起来。

    加上外来作物的普及,尤其是根茎作物譬如番薯地瓜、玉米等的富余叶、筋增多,养猪对于农村而言成为了一种较为轻松的活计,猪肉价格大幅度下降,在烹饪除腥技术提升后,猪肉逐渐成了百姓认可的蛋白质来源。

    ……说了那么多,其实只是要证明——断子绝孙刀对于猪肉品质的重要性而已,只有上了刀子,公猪肉才会好吃呀!

    母猪?母猪一般都是不用来吃的,虽然母猪的猪腥味比公猪淡了很多,但是和母鸡一样,母猪承担着繁衍后代的工作,市场上流通的猪肉多半都是公猪,能用母猪招待客人的那真的是称得上真心实意了。

    但是动刀子还是最好在刚出生七日龄的小猪崽上,这样才没后遗症。

    实不相瞒,这个刀子……夏安然是真的会的,因为东汉的猪也是不切的,为了吃到好吃的猪肉,他在东汉时候没少做实验,到了后来还教了徒弟呢,虽然长久没有动刀了,但是有些技能……只要掌握了就不会忘。

    他已经让人去打听哪家有小猪崽了。准备届时买来试试。

    除了磨刀之外,在这几天里,夏安然试了很多办法想要试着取出金华火腿上的肉腥味,一把菜刀挥舞得虎虎生风,在怨念之下,他最后居然能够在下刃之时灌入内力,以寻常菜刀切割下坚硬度堪比石块的火腿肉,并且能够精准切片。

    此举让偶尔旁观的白锦羲都愣了愣,只能看着这人的背影无奈摇头轻笑,浑然不知自己为了吃,竟然能顺畅运用内力的夏安然依然在吭吭哧哧得试菜。

    去腥的方法有很多,但要在如今不用香辛料遮挡,既能去腥去膻又能保留本味的方法几乎没有。

    最简单是用酒,酒精的主要成分——乙醇可以将肉类的某些引起腥臭的物质溶解,在加热气化时候挥发,同时乙醇还能够和醛类发生反应,产生美妙的香气,在和有机酸结合的时候又会产生酯类,酯和醛就是香气的原味。

    其次可以用酸,肉类中许多致使腥臭的物质都是碱性物质,用醋或者柠檬汁都能够起到酸碱中和去除腥味的效果。

    但是这其中有一个严肃的问题。

    在北宋,醋和酒一样都是发酵产物,而且相对浑浊,杂味众多,其中,民间饮酒更甚,如今的酒在饮用之前是需要过筛的,筛完之后才是较为澄澈的液体,颜色也是黄色,和电视剧《水浒传》中清水一样的酒完全不同。

    事实上,蒸馏酒的发明是在元朝,如今还没有呢。

    要是用这个酒去腥……唔,就怕还没溶完杂味就要带来新的味道呀,总之先都试试吧。

    夏安然在厨房间努力奋斗的时候,看崽子的活全都交给了白锦羲,不知为何变成专职奶爸的白二少面对这种不知为何自然而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