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庞统到了兖州他便不曾归家。也很少传递信。
这在如今这个时代,是不应该发生的事情。
虽然还不至于到后世以孝治天下的程度,但是东汉末年对于孝这个字看的还是非常重。譬如东汉末年,举荐制其中就有一项是孝廉之才。
此二者取的就是孝顺廉洁之人,而曹操本人就是取孝廉出身。
庞统如今的所作所为已经可以让人在他出仕以后,被人讽他为一不孝之子了。对此夏安然也不是没有劝过,但是对庞统来说,他虽不做解释,但是对于自己的选择显然十分的执拗。
这种事情,外人不能多劝,因为你说到底,也不明白到底发生过什么。
但是夏安然心中想,是不是因为庞统自己决定投向了曹操,而庞县令并不同意?
庞统可能因此成为了家族的一个弃子,也有可能是成为了家庭家族投资之一。
但令他疑惑的是,如果说庞统只是作为世家投资的一个方面,那在如今曹操已经明显掌握了优势的情况下,庞家为什么没有人前来攀扯?
要说没有伸出手,也不恰当,毕竟庞德公来了,庞德公作为庞家最出名、也是当代最著名的雅士,他来到曹营,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庞家的政治倾向。
于权谋之间,夏安然并不擅长,他虽然不擅长,但是曹纯显然是此中能手,听到他的问题,曹纯微微一笑,青年眉眼舒展,这一笑之间带着些许风月之色。
曹纯没有直接回答夏安然这一个问题,倒是反问了他一句,“景熙可能确认统待你出于真心?”
答案自然是没得说的,庞统少年与夏安然相识于微末之中。
那时二人看事的三观就十分接近,如今虽然说夏安然的个人走向转为了基建方向,但是庞统的谋略趋向,却与小时候毫无二致。
也因此在他遇到了诸葛亮的时候,二人产生了一种很微妙的化学作用,就如夏安然之前对他们的判断一般,两人的谋略上面可谓互补。
虽为互补,但是也免不了在某一些观念上的竞争性和互斥性。
尤其是二人为达目的的手段多少有几分不同的情况下。
而在加入了小少年伯和之后,三个人倒成为了一个较为稳定的三角固定关系,和这、两个小少年不同,伯和的思维模式更倾向于倾听性以及抉择性。
可以说他最擅长的是融合二家之长,取长补短。
就夏安然看来啊,这三个人如果将来投向了同一个主公,结果一定非常有趣。
不过这一切都需要十几年以后的事情了,现在也没有多想的必要,夏安然笑嘻嘻得从陶罐中拿出了几只竹鼠,在曹纯面前晃了一下。飘天文学_www.piaotiang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