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以退为进(第1/2页)  南桥遗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以退为进,就是说假装退步,而试探您的态度。如果您真的准了他的告老书,他肯定会狗急跳墙。他一定会起兵谋反,您可不要忘了他手中可是有八万的骁勇彪悍的龙镶虎卫军。那是能挫败七十万劲旅的虎狼之师。”

    其实王匡真的没有这样想过,这真的是李宗周过度解读,刻意歪曲他的意思。也可以说是一种栽赃陷害。其实他真的萌生退意了,现在皇帝早不是以前那个能恭恭敬敬垂听自己耳提面命的那个小孩子。他还在待在朝中干什么?罢了,罢了,还不如回家种种花,养养鱼,岂不快哉?。

    可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一份诚诚恳恳地告老书,到了李宗周口中。居然成了什么试探的手段。

    “那依李爱卿之意,应当如何?”

    “陛下,应亲自写一份挽留书,好言安抚。等到他放松戒备,咱们再就中取事。”说着他还做了个搅水的姿势。

    新皇点了点头,依计而行。

    后来,新皇派了个亲近的大臣。送来这份安抚书。

    王匡一看态度,相当诚恳。

    先是说自己年幼无知,所以得罪了王匡。不让王匡上朝,乃一时气话。自己年轻气盛,行事草率,赏罚全凭喜欢。需要时刻听从王匡谏言,行为方可不有所失。王匡行事沉稳,思维缜密,考虑深远。乃国之栋梁,朝廷依仗。旦夕不可与自己相离。就算王匡不念在自己的面子,也要顾忌先皇情面。可怜一下自己,辅佐国家,安定四海。自己定然感激不尽。

    而落款是幼儿阿琳三叩拜上。这封书信写的那叫一个诚恳至极。纵然与先贤所作的这些《陈情表》、《出师表》相比,也丝毫不逊色。此信此中皇帝甚至都没有以皇帝自居,也没有以侄儿自居,而是以幼子自居。

    因为当初先皇驾崩时,亲口对他说,要把王匡当做父亲一样对待。但是他也就在先皇临死的时候,叫了一声王匡“父皇”。之后他只喊“皇叔”。因为总觉得先皇做的有的过,有点尊重的意思就行了,不必真的喊“父皇”。而王匡本来就是先皇的义弟,所以叫了“皇叔”也就不错了。

    王匡本来也没指望他能喊“父皇”,所以叫“皇叔”就已经非常好了。可后来他居然直呼王匡的名讳,连最起码的尊重都没有了。

    但在这封信中,皇上的态度简直是做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他不但不再直呼王匡的名讳,反而以王匡幼子为居。可谓相当诚恳。

    自己对来的那个大臣说自己考虑几天,很快,就会答复。

    最后,王匡看着那图《周公负成王》拿出笔,缓缓写出“皇恩浩荡”四个字。终于还是决定再上朝。

    可当王匡上朝后,才发现自己不在这几天,皇上已经把李宗周提拔为宰相。王匡在早朝之后,御书房中继续谏言。

    “陛下,臣之前不是说过李宗周此人心机深沉,野心勃勃。外忠似犬,内凶似狼。而且先帝也说过,此人不掌权,还好。一掌权,天下人的浩劫就来了。”

    “皇叔,可我已经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提拔他为宰相了。总不能再收回成命吧!如果真的这样做了,朕颜面何存?天威何在?日后又将如何服众?”

    “这……”

    “好了,皇叔不必再说!”

    “朕意已决!”

    这件事,王匡也没奈何,只好翻过去。

    而君玉却依旧常常去暗香阁听曲。

    这天,君玉刚刚坐定。突然,门外来了一个衣容华贵但形容猥琐的人物。只见他趾高气昂,好像谁都低他一等。

    “这是哪里的公子呀?”老鸨赶紧上去答话。

    “赶紧的,把这里最好的姑娘都给我们家公子,请出来。”一个家仆却也如此趾高气昂,理直气壮。“知道我身后,站的是谁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