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工匠与读书人(第1/3页)  晚明太子朱慈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吴伟业到了京城报到之后,又在北京的别居中小憩了一日,到京的第三天才施施然地到东宫拜见太子。

    明代的东宫官员,随着时间推移,任职的范围变动极大,几乎都是因人成事,并无固定职责。

    就如吴伟业的左庶子一职,若是在国初,就只是东宫的讲官而已。到了成化年间,因东宫官员多由翰林出身,文采斐然,所以除了为太子讲读经学之外,还兼有为太子润色笔墨的职责。

    因为这差事很清闲,所以吴伟业也很放松,拖到快正午时分才来拜见。

    “微臣,东宫左庶子,吴伟业,叩见太子殿下!”

    吴伟业被一个小宦官引进慈庆宫的小书房,没来得及细看,先对着书案后面的朱慈烺行了个稽首礼。

    朱慈烺正全神贯注地研究手上的打火石,抬眼看了一眼吴梅村,随口让他起身:

    “唔,是梅村先生到了,起来吧。”

    吴伟业心想,自己的才名冠绝东南,太子对我却如此敷衍,心里面有些不爽。

    等到他起身看向书案后面的时候,才发现太子竟然在摆弄一个机巧的打火器。站在太子旁边的,还有一个浑身脏兮兮的老工匠,正在用一双布满老茧的大手对着火石指指点点。

    吴伟业见到这一幕,顿时觉得自己受了奇耻大辱,脑子里又会想到李邦华前辈对他的指教“我辈读书人,就是要匡正天下的正气!”

    一股气血涌上心头,吴伟业当即又长跪下去,以头触地,高声说道:

    “东宫左庶子,吴伟业,还请太子亲君子,远小人!”

    “啊?”

    他这一嗓子来的实在是太突然了,给朱慈烺吓得一个激灵。

    吴伟业见朱慈烺反应这么强烈,还以为自己的当头棒喝触动了太子,当下受到鼓舞,继续说道:

    “微臣任职东宫,有匡正太子之责。昔者,宪宗好巧匠而走卒为官,熹宗善木工而宦官酿祸!今微臣来为殿下讲读先贤经典,殿下虚心向学,反而与此辈子工匠小人为伍!若臣不谏,则臣之过也,还请殿下斥退此辈!”

    说完,就跪在地上,一副你要是不听我就不起来的样子。

    那工匠被太子请来,本就是战战兢兢,此刻见到吴伟业这般阵仗,虽然听不大懂这文邹邹的“谏言”,但也明白这是在斥责自己,吓得两股战战,两腿一软,瘫倒在书案前,口中连呼:

    “饶命!饶命!”

    朱慈烺对于燧发枪的事儿一直挂怀不已,从工部借调了十几名有本事的老工匠,让他们就在西苑军营里研究如何提升燧发枪的点火率。

    就在今天,一个姓孙的老工匠说他想出了一个法子,可以改进击火装置。

    朱慈烺大喜过望,赶忙把这老工匠请到宫里,要他当面讲解。

    这老头在工部干了大半辈子的手艺活,哪里敢想自己能见到太子这样的贵人?老头被吓得死活不敢进宫,最后还是宫里的公公强行请过来的。

    这匠人刚参见太子的时候,吓得话都说不利索。

    朱慈烺前世虽然是做金融服务业的,对制造业了解不多,但也知道,一个大国的崛起,离不开这些大匠,所以对于这些匠人一直心怀敬意。

    现在穿越成了大明帝国的太子,更是明白,大明帝国要是想在自己的手上崛起,就绝离不开这些能工巧匠!

    因此,朱慈烺耐心的好言抚慰。

    这老匠在工部从来都是受文吏的喝骂驱使,何曾被人这样看重过?又是跪在地上连连谢恩,这才起身给朱慈烺讲解这打火装置的改进之处。

    这孙老匠一讲起技术来,一改之前的卑微怯懦,对技术要点是侃侃而谈。不仅讲出这打火石如何改进,还提出了如何紧缩枪管,如何改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