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8章 骄傲的士族(第1/3页)  三国之中山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稚还是第一次遇上这样直接向自己称臣而非是自己治下官员之人,心中却没有喜意。

    书中记载,袁术在参加伐董卓的时候,以缺少兵粮为借口,向陆康要粮,却被陆康一口回绝,还大义凛然的说:董卓是大汉皇帝册封的太师,你们伐董卓可有大汉天子的圣旨?没有!你们就是犯上叛逆。我是大汉的官员,决不能为你们这些叛臣贼子。

    对于这样一个顽固不化的文人,刘稚从心里不喜欢,他们属于王八脑袋一根筋,咬住了就不撒嘴,就承认正统,就承认献帝的登基,就承认已经上告庙堂,昭告天下,就是正统,其他人都是乱臣贼子。

    刘稚和颜悦色道:“陆老平身,看座。”

    待陆康坐下,刘稚道:“不知陆老所为何来?”

    刘稚心说:我跟你们一点关系没有,看你这架势也不是来投奔本王为我效力,你来干什么?

    陆康道:“大王,老朽前来拜见大王,有一事不明请大王赐教。”

    哦,找茬来的。刘稚就提起十二分小心。

    为什么刘稚要对陆康一个半截入土的老人提小心?就因为陆康是江南四大士族之首,士族的力量之大,不得不叫当权者侧目,就算改朝换代,士族一样不倒,你想在某地推行你的政策,必须得到当地士族的支持,否则,政令只是一张空纸。

    什么叫士族?

    士族:又称门第c衣冠c世族c势族c世家c巨室c门阀等。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其实际影响造成朝廷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氏族所垄断,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与专长。直到唐代,门阀制度才逐渐被以个人文化水平考试为依据的科举制度所取代。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世族有春秋时期的晋国六卿:赵氏c韩氏c魏氏c智氏c范氏c中行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北几大世家:琅琊王氏 陈郡谢氏 陈郡袁氏 兰陵萧氏,隋唐时期的五姓七望:陇西李氏c赵郡李氏c博陵崔氏c清河崔氏c范阳卢氏c荥阳郑氏c太原王氏。

    魏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国家选拔官吏只看家世出身,导致门阀士族垄断了政府的重要官职。他们又通过大族之间互相联姻,在统治阶级内部构成了一个门阀贵族阶层,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的特权制度,即"门阀政治"。

    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c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品官占田荫客制为士族制度提供经济保障。

    所以陆康此言就让刘稚小心翼翼起来,刘稚不想还没有入主江南,就跟江南士族对抗,小霸王孙策前世的经验教训刘稚时刻牢记,孙策已经在江南立足,手握重兵,就是因为得罪了江南士族,最后落得少年身死,对待士族,要么与之合作,要么与之妥协,如果一定要对抗的话,那就要以雷霆之威c不计后果将之彻底铲除,要不然,要人有人要钱有钱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士族,会让你寸步难行。

    刘稚道:“陆老请讲。”

    陆康道:“大王容禀,前几日,有公人到老朽陋室宣布新的法令,却没有大司农印玺和丞相印玺,老朽等人不明白这是何故?难道说有人敢不遵朝廷律法,私自制定律法不成?老朽本是想向庐江太守咨询,不想在这里遇上大王,不知大王是否能给老朽等解惑?”

    这哪里是解惑,分明是上门问责。

    刘稚没着急没生气,而是微笑着问道:“陆老,本王下令减轻百姓赋税,严惩贪官污吏有何不对吗?”

    陆康正色道:“既然大王问及老朽,请恕老朽直言,此种行为不是对与不对的问题,而是大是大非的问题,地方法度要与国家法度一致,绝对不能凌驾于国家法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