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十三、假作真时真亦假(第1/6页)  逆流的鱼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充分地认识到了陪李艺桐吃这顿饭的重要意义之后,李鱼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他决定好好表演一番。既然坐在了男一号的位置上,仅仅用龙套的演技和态度显然是不行的。

    牛排加红酒,李艺桐点的餐很精致,李鱼吃不习惯,悄悄问她能不能上点填饱肚子的,李艺桐笑着又给他点了一份法式荞麦煎饼,还为桌上添了一份菠菜乳酪焗生蚝。李鱼还是吃不饱,可是他知道这种法餐厅,味道不一定有多正宗,但是既然挂着这么一个“洋”羊头,卖的肯定就不是狗肉价,所以他决定假装自己饱了。李艺桐虽然不差这些钱,可是他不能在人前给她丢了面子,没准对面的眼镜男正在心里偷偷笑话他这个从乡下来的吃货。

    秦雨瑶吃的不多,跟她身边的眼镜男也没什么交流,闲谈间李鱼只知道男生是本地人,工薪家庭。李鱼在和他客套的时候能听的出来,眼镜男虽然腼腆,但是内心深处作为江州本地人的那种优越感,还有他说话时那种高高在上的语气,是怎么也掩饰不住的。

    李鱼不喜欢和不相干的人做无谓的争论,国人的一个普遍爱好而已,地域歧视无处不在。班里几个河南的同学,介绍自己的时候,一般都会直接说地名,绕过省一级单位,有的甚至直接说自己是哪个村的。其实,哪里不都是一样,都有好人也有坏人。有的地方经济发达,有的地方发展滞后,邓公都说了,要先富带动后富。李鱼觉得大家都是同文同种的炎黄子孙,你们发达地区老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不觉得自己肤浅吗?

    李鱼对着眼镜男露出阳光般温暖的微笑,他看看秦雨瑶,又回头看看自己身边的李艺桐,缓缓地说道:“沧海桑田,变化万千,在伟大的造物主面前,一切高楼大厦,一切繁华浮躁不过是过眼云烟。我们d市地处黄河故里,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早在三四千年前,那里绿树成荫,我们的祖先们就在那里繁衍生息。也只有那般钟灵毓秀之地,从古到今,才能诞生如此多风姿杰出之人,明清之际时皇室里选妃,经常在我们故乡那边挑选美人。而我今天恰巧有幸,坐在了如今我们家乡最美的两位姑娘身边。”李鱼笑着用双手指向身前和身侧的两位女孩,接着又对眼镜男说道:“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江州开化很晚,对整个华夏民族的贡献更是只能从近代说起。但是,我们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啊,就在我们所处的这条江畔,埋葬了多少不屈的英魂,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也在老百姓的心头杵了上百年。”

    李艺桐听的入了神,看向眼镜男的神色多了几分恼怒。李鱼抿了一口红酒,接着说道:“抗战时这里是抵抗日寇侵略的桥头堡,困难时期这里是国人睁眼看世界的通讯站,改革开放以后江州是全国经济的排头兵。但是,江州是全国人民的江州,江州的建设也从来没有离开过全国人民的支持。有的人生而有幸,生在这样一个充满希望的国度中最具活力的城市,但是这种幸运不应该仅仅是,被人用来秀那种廉价的地域优越感,而是应该有一种天降大任于斯人的使命感。他们的起跑线那么靠前,为什么不开拓进取,为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为那些在灾害中死去的人们,多做一些事情?”

    汶川地震刚过去不到半年,李鱼的长篇大论让大家心有戚戚。餐桌上沉默了一会儿之后,秦雨瑶“啪啪”地鼓起了掌,“老白,说的太好了,我上大学之后第一次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内陆地区的土包子,也没什么不好,我们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呵呵!”秦雨瑶说完之后,示威性地看了看身旁的男生,男生表情尴尬地点着头:“对,对,老白说的很有道理!”

    眼镜男说话的声音不大,普通话的发音也很标准,李鱼总觉得听起来不太对胃口,想了好久之后他琢磨过味儿来了。确实,人家江南水乡浇灌出来的普通话,缺少了点大漠狂沙的粗粝感,尤其是那个“老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