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91.第九十一章(第2/3页)  红楼之林家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嫣儿三朝回门那日,国公爷把安远送来,我也是讶异,那几年我都守着嫣儿过,也少有打听外头的消息。既然觉得不对自然要打听去,那孩子你瞧着好,我也瞧着好,说来还是我们这一支的福气。安远这孩子什么都好,只是在父母亲缘上头差了些。“林张氏说着叹气,果然世间没有全法,终归少不得遗憾,只是对她来说,却是幸甚。

    张家的园子不比林家的差,可惜这些年主人不在,都是下人看护,自然有些荒废了,只一些寻常的花草,略齐整些罢了。并无甚新意,张安远也知,因而笑道:“这园子的花草一般,没什么看得,倒是有一株老树,是当年高祖手植,而今已有百年,略可一观,表弟表妹可随我来。”说着引他们前去。

    走了几步见一株银杏树挺立,几片黄色的叶子翩然落下,如今的时节却有些迟了,树上的叶子落了大半,张安远可惜道:“若是早些时候来,那景色才不错,今年确实不能,只能等明年。”

    林瑜正瞧着听了这话笑道:“明年表哥也看不到,只怕早回了京城。”

    “这却不会。”张安远笑了笑“我此次同祖母回乡一是为祭拜祖父和父亲,其二却是为了读,我欲在原籍县试。”

    黛玉原本正一心观赏银杏落叶的美景,听了这话也忍不住转过头去,果然听林瑜讶异道:“别人都恨不得留在京城应试,你倒反往江南跑。”细细打量张安远只道他真人不露相。

    张安远笑道:“京城与扬州并无不同,倒是江南文风鼎盛,我欲择一位良师,到时还要叔父帮忙。”

    京城与扬州当然不同,虽无明言,但世人皆知江南文风鼎盛素来压过北方,不然会试何必分南北榜,若在江南应试,其竞争压力远大于京城。

    虽不知张安远为何要回扬州应试,但到底是旁人的事情,林瑜也不好寻根究底,只笑道:“都是一家人,表哥何须见外,父亲最喜好学之人,想来表哥必得父亲欢心,到时候正可解救我。”

    林瑜豁达开朗,张安远见此也跟着笑了,只觉分外投缘。

    黛玉默默听着两人的对话,反省了下自己倒是小觑了兄长,不过这位张家表哥倒也不错。

    半点不知,自己被妹妹在心里夸了一回的林瑜,同张远安说话的功夫也没忘了妹妹,“玉儿可累了不成,我们去那里坐会。”林瑜指着树下的石凳道。

    黛玉也觉得不错,没有拒绝,三人在树下落座,那石凳上有不少的银杏叶落下,黛玉落座,正有一片落在她的发上,张安远见了伸手替她取下,黛玉不自觉的后退一步,待看到他手中的叶子才知道自己多疑了,她眉眼舒展含笑道谢:“多谢表哥!”

    雪雁摇头“我不知道,才去林大娘那里问姑娘的衣裳,见了张姨娘的小丫鬟喜鹊站在那里,问了两句才知道这事的,赶忙就回来禀报姑娘,姑娘您真的要去京城吗?”

    “不去,我的家在这里,哪里也不去。”黛玉说完就进了屋子。

    王嬷嬷瞪了眼雪雁又看了院子里的人道:“不过是没影的事情,你们谁敢乱说话,我扎了她嘴。”

    雪雁吓得脸色都青了,连连点头,又把嘴边捂住。

    王嬷嬷还要再吓她几句,看她这样都没好开口,这就是个傻丫头。也不知道姑娘看中了她什么,又是给改名字,又是亲自教她写字了。不过看在姑娘心情好了不少的份上,权当时哄姑娘开心。

    王嬷嬷进了屋子,看黛玉仍是沉默不语的模样怕她心里难受忙劝道:“姑娘,那小丫鬟知道什么,不过是瞎说,就是京里真的想接,那也得老爷肯答应,老爷那么疼姑娘怎么舍得姑娘离开。”

    如何舍不得,前世不就舍得,这一去就是六载,父亲狠心将她放逐京城,想到前世病榻上的父亲,她眼眶泛红,骤然得了父亲病重的消息匆匆赶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