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兵儒之题(第1/5页)  道临八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各位学子,此次测试一共分为两道,第一道为题”接近于月初乍现的时候,身穿皂袍的礼部官员带着一丝不苟的神色慢慢的说道。

    看着数百名学子同时将目光看向他的身上,这位大人没有丝毫的异色继续说道:“第一道题,儒者带仁,兵者带礼,可否?”

    看着将一根大约一个时辰的香静静的点燃的大人,所有的学子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林白端坐着看着眼前白如雪的宣纸,眼神充满了苦思。

    就在这道命题出现的时候围观的各位大人、身穿儒袍的大儒以及所有的世子全部安静的站立,不少人眼神出现了凝重以及疑惑。

    一直以来兵家与儒家相对立,而以往的命题从未像今天这样明目的说出来,这不仅涉及到各位学子的立场问题,还关系到对儒家兵家的认同。

    这道题一点也不简单。

    兵者讨伐战场,血染大地的屠夫,问可不可以带着礼?

    儒家教化民众的大儒,问可不可以带着仁义?

    兵者带礼怎能杀敌?儒家带仁义,难道面对邪教罪恶之人视若无睹?

    但,谁也不敢这样回答。

    所以,这道题不好回答啊,林天脸色正色的想着。

    “儒者带仁,兵者带礼,可否?“

    林天的剑眉紧紧的蹙着,明亮的眼神盯着这方柳曲水面桌上的宣纸陷入了沉思。

    大周以仁义治国,深受万民敬仰其中儒家文官功不可没,但一方面兵家在不断的开阔疆土,伐戈圣元大陆的每一分大地。

    因此,兵家的这种杀戮之法让儒家据为抵触,造成了儒家与兵家在某种方面不契合。

    这道题目看似简单,但是涉及到了儒家与兵家的矛盾冲突,可谓是极其艰难的抉择。

    周围的绝大多数的学子陷入了沉思,林天下意识的磨砂着手中的毫笔突然一道亮光引入脑海,因为他想起了一件事,自己在八岁那年偶然在父亲的严格教诲下被锁入书房,看见了一本书。

    一本破旧而且泛黄的古书。

    其中有一段话张狂的书写着:慈不带兵,杀戮为上,疆域所属之处,兵者踏足之所,先礼而后兵。

    这句话的意思是军人必将铁血戎马,征歌战场,但交战之时可以先礼而兵,若对方战降则生灵无恙,若对方执意对战,那必将摧枯拉朽摧毁。

    这就是兵者的礼!

    林天细细的想了半天募然眼神一亮,这不就是暗中契合着儒家所说的仁义之举吗?

    对,我是想要开战,但是我最先提出了义和,而你不答应那么就只能开战了,我仁义尽到了。

    手中毫笔一挥在雪白的四方宣纸上写了一个开头:“兵者以儒之事征戈大地,行儒家思念,但,兵者铁血之军,莫能姑息战军之挑衅,故,先礼而后兵……”

    “这一届学子有几个是很特殊的啊。”就在所有的学子孜孜不倦的苦思作答的时候,在广场的角落一名身穿白色锦袍的中年男子对着身边同样身穿锦袍的老者说道,只是一个锦袍绣着江山社稷图,另一个绣着明月照山河。

    如果其余官员见到肯定会十分的震惊的,因为这两人年轻的一位是刑部尚书唐元唐大人,绣着江山社稷图的老者是礼部李明李大人。

    两部的官员头头竟然悄无声息的站在广场的角落各自发表独特的建议。

    “恩,中间第三排第三十九个名叫刘念是民间流传的大学子,曾三步成诗五步作词,第六排第二个名叫张彻,能言善辩可以同时舍辩十位之人,第七排第…………”李明大人竟然如数家珍的一一将有实力的学子的名字说了出来,说完之后摸着稀少的白色胡渣对着肃然的唐大人感慨道。

    “也不知道夫子在想些什么,这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