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4章 群雄混战,汉帝东归(第1/2页)  三国之大汉重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时逢乱世,人心不古。刘琦发现汉时独尊儒术,以仁孝治天下存在巨大的隐患,和平时期还好,可在乱世,就不远远不够了。大家为了填饱肚子,礼义廉耻统统抛在脑后。什么造反啊、食人肉啊、占山为王啊……比比皆是。为了并州的安定,刘琦决定从治法典。荀彧举荐同窗陈群,并亲自写信着人去颖川邀请。刘琦当然同意了,附上自己的亲笔书信,派史阿亲自率人去请。

    兴平二年(195)年初,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等共执朝政后,互相猜忌,矛盾渐起。

    樊稠欲出关东(古称函谷关以东为关东),请求李傕增兵。李傕一向顾忌樊稠勇武深得西凉将士之心,暗伏武士于座中刺杀樊稠。于是诸将之间更加的相互疑忌,李傕、郭汜起兵相互攻伐。献帝派侍中、尚书等为李傕、郭汜讲和,但是二人皆不听从。

    郭汜与安西将军杨定谋划劫持皇帝。李傕闻讯,抢先将献帝迎至他的营中。又纵兵抄掠宫中,劫取御府金帛、乘舆、车服等器物,随后放火焚烧宫殿、官府、民房一时悉尽。献帝使太尉杨彪、司空张喜等大臣十余人至郭汜处讲和,郭汜不从,反将杨彪等扣留营中。杨彪责备郭汜,李傕一劫大臣,一劫天子。郭汜大怒,欲杀杨彪,经其左右劝谏才放过。

    随后郭汜起兵攻打李傕。李傕不敌,被弓箭射伤,幸遇部将郭太带兵来救。郭汜退军后,李傕劫献帝至其北坞,派人把守坞门,隔绝内外,献帝又使谒者仆射皇甫郦为李傕、郭汜讲和。李傕不许,再与郭汜相攻,连月不断,死者不计其数。

    兴平二年(195),幽州从事鲜于辅纠合州兵,欲为幽州牧刘虞报仇。刘虞旧部鲜于辅、齐周、鲜于银推举阎柔为乌桓司马,阎柔招集胡、汉之众,得兵数万人,进攻公孙瓒所置渔阳太守邹丹,二军大战于潞县北,阎柔大败邹丹,斩首四千余级。鲜于辅又西迎刘虞之子刘和。刘和又派出使者,请求刘琦、袁绍出兵相助。刘琦派关羽、郭嘉北上领代郡兵马三万,率张辽、徐晃,出上谷。

    乌桓王蹋顿也率其部落的人及东鲜卑骑兵七千余骑,随鲜于辅迎接刘虞之子刘和与袁绍将领张郃、高览,合兵共十万攻打公孙瓒,大败公孙瓒于鲍丘,斩首二万余。于是,广阳、燕国、右北平等郡刘虞曾经的下属都奋杀公孙瓒所置官员,与鲜于辅、刘和兵联合,公孙瓒屡战屡败,于是逃回易京坚守,开置屯田。两军相持不下,张郃粮尽退兵,公孙瓒乘势出击,击败张郃,尽得其车重。

    公孙瓒又派人在易河北岸挖十余重战壕,又在战壕内堆筑高达五六丈的土丘,丘上又筑有营垒。堑壕中央的土丘最高,达十余丈,公孙瓒自居其中,以铁为门,斥去左右,令男人七岁以上不得进入,只与妻妾住在里面,又囤积粮谷三百万斛。公孙瓒又让妇人习为大声,使声音能传出数百步,用来传达命令。公孙瓒又疏远宾客,致使身边没有一个亲信,谋臣猛将都渐渐疏远了。

    关羽大军进入上谷后,发现上谷郡多为乌桓人所占据。而袁绍、刘和为了击败公孙瓒,又与乌桓人勾结,许以重利,使乌桓人在上谷为所欲为。关羽及手下诸将受刘琦影响,非常仇视外族,禀报刘琦后,便不在与公孙瓒开战,矛头转向上谷郡内的乌桓王蹋顿。

    兴平二年(195)春,曹操兵袭击定陶。济阴太守吴资集兵南城,奋力抵抗,未能攻下。吕布火速弛援,曹操设伏破吕布军。夏,吕布部将薛兰、李封屯兵钜野,曹操攻击薛兰,吕布驰往救薛兰。薛兰败,吕布退定。曹操斩杀薛兰等人。吕布又从东缗与陈宫会合,率领万余众来战。当时曹操兵马不多,曹操再次设下埋伏,突出奇兵击吕布,大破吕布。吕布乘夜遁走,曹操再攻,破定陶,分兵攻下各县。

    五月,李傕自为大司马,位在三公之上。六月,张济从陕县至长安为李、郭和解。欲使献帝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