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五回 别离(第1/3页)  五行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却说修罗刹离世的噩耗如同一声惊雷,很快便传遍了罗刹国的大街小巷……

    一时间,从庙堂到江湖,从田间到酒肆,上至耄耋老翁,下至总角顽童,所有的人都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

    多少年来,对于罗刹国的百姓而言,修罗刹这三个字,不异于一种精神信仰。而如今,当这种看似牢不可破的信仰突然崩塌后,每个身在其中的人都在极度哀伤之余,更多地呈现出恐慌无助、善惊多疑的精神状态,俨然就成了惶惶不可终日的迷途羔羊。

    随着这种悲观、绝望情绪的肆意蔓延,罗刹国各地相继出现了厌世自杀的现象,整个社会已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

    可颇为无奈的是,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单凭元气大伤、风雨飘摇的罗刹朝堂,显然是无力回天的。

    好在还有胡杏儿,这位身负修罗刹临终重托的娘娘宫第二任掌门适时地挺身而出,担起了拯救民心的重任。

    在胡杏儿的建议下,罗刹朝廷一方面出榜安民,一方面张贴告示,捉拿梁王及其余党。

    而胡杏儿自己则带领一众武士,先是查抄了梁府,而后以皇帝宇文健的名义,将梁王的财产作为抚恤金,分发给三月十五日大劫难中枉死的众多百姓亲属。

    同时,皇帝宇文健也亲率文武百官,在修罗刹羽化升天的驿馆内举行了旷日持久、声势浩大的祭奠活动。

    期间,在修罗刹的头七祭日,梁府一家老小、仆妇佣人三百余口也被推上市曹,开刀问斩,算是为修罗刹和屈死的百姓们报仇雪恨了。

    另外,由胡杏儿牵头,太常寺卿等官员辅助,协调相关衙门,组织了大量人力物力,开启了清理太庙及娘娘宫废墟的工程,从而也拉开了重修庙宇、再塑金身的序幕……

    如此这般,一道道亡羊补牢般的政令陆续颁布实施后,原本已死气沉沉的罗刹国终于有了些许生机。

    转眼三个多月过去了,这一天恰逢小皇子的百日,皇帝特意把胡杏儿和悟空等人也请入宫中,参加庆贺晚宴。

    宴会的规模并不算大,除了胡杏儿和悟空,其他受邀的也就是太常寺卿等几个皇帝的宠臣。

    席间,兴致颇高的宇文健将胡杏儿封为新任国师,并将择日把她的功绩昭告天下。而同时,皇帝也向悟空深表谢意,并向悟空提出,希望他能永久地留在罗刹国,为朝廷效力。

    悟空听罢,佯作酒醉,未置可否。宇文健见状,顿生不悦,可当着胡杏儿和几位近臣的面,却也不便发作。

    宴席在尴尬的氛围中草草收场了。心情复杂的悟空在胡杏儿的陪同下,脚步踉跄地回到驿馆,一头倒在床上,久久难以入眠……

    近段时间以来,悟空的心里矛盾到了极点。对于是否留在罗刹国当差效力这件事,胡杏儿也曾数次提起,可每次悟空都以“考虑一下”搪塞过去了。

    依悟空自由率真的个性,他本可一口回绝。而之所以没有这样做,是因为从一同西来的秀姑和扇风的言语间,悟空分明已感受到,他们对罗刹国的贵族生活产生了强烈的向往。而从秋水、小哑巴和悬胆的眼神里,悟空也看到了大家对稳定、富足生活的希冀。

    作为群主,当自己的一个决定足以改变周围众人的人生轨迹时,向来做事果断的悟空也变得犹豫了……

    但对于自己真实而倔强的内心,悟空又是难以说服的。

    每每夜深人静,辗转反侧许久,好不容易进入梦乡,可迎接悟空的从来就不是罗刹国的一枕黄粱,而是“嘱咐他前往长安”的叔叔老金头,亦或是“叮嘱他奔向西方”的义兄刑天大士!

    到底是去还是留,究竟是顺从本心还是屈从理智,悟空一时举棋不定,焦躁难安!

    而如今,当金口玉言的皇帝宇文健当众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