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章 三场比试(第1/2页)  三国之从大都督到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好,既然你们两人都同意了这场比试,那么老夫便做一次公证人!就让老夫来看看,你们两人究竟谁的才华更胜一筹!”蔡邕点点头。

    既然孙策都没有什么说的,那么他再偏袒孙策,也就说不过去了,再说了,他也想要亲眼见识一下孙策的才华,究竟是不是像司马徽所说的那样!

    “如此,便请老师出题吧!”卫仲道十分得意的笑了笑,在他的眼中,即便是孙策能够做出那样惊人的诗,但是考才华,可不单单只是作诗这么简单!而且,作诗何其难?孙策能做出一首,还能短时间内就作出第二首来?

    “嗯,我先来说说这次的规则吧!”沉吟片刻,蔡邕已经将规则都想好了,“我出三题,你们两人分别作答,然后由我来评判!”

    “好!”

    “没问题!”

    两人均点了点头。

    “第一题。”说着,蔡邕公布了第一题,“现在乃是秋天,你们二人便以秋天为题,作诗一首!”

    “好!那我先来!”卫仲道仅仅思考了一会儿,便开口要抢答,“雨深秋寂莫,日落寒风起。兴言伤远客,思乡情何极?”

    “嗯!不错不错,秋天的寂寥,感伤写得恰到好处,算是一首佳作!”仔细品味了一下,蔡邕稍显满意的点了点头。

    听了蔡邕的评价,再看看孙策依旧在皱眉思考着,卫仲道一阵得意:“臭子,你看到没有!我才是才子!只有我才能配得上琰儿!”

    “你别吵!让伯符哥哥好好想想!”蔡琰不满的皱了皱眉头,自从卫仲道进门到现在,他的形象在蔡琰的心中一点点的缩,现在再看卫仲道的表现,蔡琰都觉得十分厌恶!

    “你哼!”卫仲道哼了一声,在心中已经将孙策骂了上千遍,“等着吧,我会让你知道的,这天下,能配得上你蔡琰的,只有我卫仲道一个人!

    当然了,这句话是在卫仲道心中默默说的,并没有让蔡琰听到。

    “伯符”蔡邕刚刚想要说些什么,但是却被孙策的话打断了,“我也做好了!还请伯喈先生评鉴一下!”

    “嗯,你且说来!”蔡邕点了点头。二者对待蔡邕的态度已经有了高下,孙策简直比卫仲道强太多了!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念了两句之后,孙策顿了顿,站起身来望向窗外,此时的天空中,正巧飞过一队大雁,“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好!好!好!”听了孙策的诗,蔡邕一连说了三个好字,他实在是想不出来用什么其他的形容词来形容孙策的这首诗了!在他看来,这首诗定然是一首传世佳作无疑!

    一旁的蔡琰美眸中精光闪烁,这便是孙策,这诗作的实在是太棒了!

    平复了一下心情,蔡邕开始进行评判:“秋,自古以来便是悲伤c寂寥的代名词,悲,乃是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是心上的秋了。然而,伯符的开篇,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人们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下两句,由窗外景色,有感而发,鹤不单单代指天上的大雁,我相信,这更是伯符自身的代指,有着不屈的力量!它给予了秋不一样的魅力!着实是一首传世佳作!相比之下,仲道的这首诗,就太过儿科了,所以,第一场比试,伯符胜!”

    卫仲道的心中,虽然对这样的结果不满,但是他却哑口无言,因为孙策所做的诗,确实要比他作的好太多了!

    “接下来是第二题。”没有太多的废话,蔡邕直接开口说出了第二题,“我给你们半个时辰的时间,你们各自写一篇文章,论述一下你眼中学习的意义以及从师求学的道理!”

    这次,蔡邕考的则是文章,而且,让两人写出来,也有想要看看两人在书法上面造诣的意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