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43.第 143 章(第1/4页)  科举出仕(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科举出仕(士)最新章节!

    赵氏和黎湖被拘押走之后, 本来黎家族人还打算到县城去, 为两人奔走一番的。

    等黎海回村, 知道京中黎池的现状, 听了黎海带回的话之后, 就依黎池的意思,稳住没有动。

    只能这样被动等待的感觉并不好受, 尤其是一想到万一误判,京中黎池的仕途就要夭折了, 族中好不容易出的一颗‘文曲星‘就要落了……

    没错,族人和黎镖家的人都担心误判。他们还是相信赵氏和黎湖的, 相信他们不会去动手谋害孙氏。但若是说‘逼死‘,死扣这个字眼的话,是很有可能的。

    那一段时间里,黎家全族人的心神都放在这件事情上。然后很容易也就知道了,撺掇赵氏给黎湖纳妾的是大树媳妇儿,而妾室人选就是她邻村娘家的堂侄女儿。

    大树媳妇儿那堂侄女儿是去年入冬前回来的,之前据说在临淮府里的一户大户人家里做丫鬟, 长得是温婉可人的模样, 女红针织也很拿得出手。赵氏随大树媳妇儿偷偷地去看了一趟, 也立即就看上了。

    知道这些之后, 全族的媳妇儿都直骂那大树媳妇儿。

    “你个嘴长疮的毒妇!人家夫妻两在县城里和和美美地过着日子,你作甚要撺掇着给人塞个小妾?”

    “你那堂侄女儿既然长得好看, 又会针线活, 好好儿的一闺女, 嫁去做人正妻不好?你作何硬要塞给人家做小妾?”

    “大户人家的丫鬟被退了回来……啧啧,谁知道这其中有没有腌臜事呢!这些我们也管不着,但大树媳妇儿,你万不该撺掇大林媳妇儿,让她给大湖纳妾!若没你撺掇,能闹出今日这事?能连累和周停了官职?”

    “若是和周真出事了,朝廷收了和周的进士免赋田,我们一年又要交四五两银子的田赋。这就因为你!大叔媳妇儿你负责吗?”

    “田赋都还是小事,若是因此和周丢了官,我们黎家好不容易才出的一个人才,就因了你的撺掇而毁了……我!我真是撕了你的心都有!”

    ……

    若按袁氏想的,她是要将大树媳妇儿给赶出村里去的!

    但族长黎钦劝住了。族里妇人去围着人家骂,他全当没看见,只因他也恨不得去骂上一顿,但却不至于、也不能够将她赶出村里去。

    因为这样不仅会被外人议论黎家,也容易让人往‘错在黎家‘的方向去想。

    县城里还有京城来的大理寺官员和都察院御史呢,在这个关头,他们若处罚了大树媳妇儿,就好像他们自己就已经认定了:孙氏的投井自尽,错在让黎湖纳妾。

    虽然他们确实是这样认为的,若没有纳妾这事,孙氏也不会自尽,也就不会有京中的黎池被弹劾一事。但黎钦不傻、心也硬,这谁也没想到的事情,阴差阳错的过错,他们不能揽在身上。

    大树媳妇儿虽没被赶出村去,但日子也不会好过。以后都只能窝在家里,再不能像以前一样出去到处唠嗑,也不能说东家长、道西家短了。因为一出去,就会被全村的妇人指指咄咄地骂,她的后半生可能都要生活在族人的白眼中。

    ……

    孙氏投井自尽的案子结了,赵氏和黎湖也被释放了。

    赵氏与黎湖两人自被拘押走,已经过去十几天,两人回村时并没有人来接。因为此,赵氏一路上还觉得委屈,但她看儿子冷漠着不想与她说话的样子,就没有多说。孙氏投井自尽,赵氏心里的滋味……也很不好说。

    两人回到家时,黎镖和袁氏坐在上首,家里其余人或坐、或站在下首两旁,整间堂屋里显得满满当当的。

    赵氏进屋后,就看到了小儿子,心里很是高兴!她这次去县城遭罪了,日子都仿佛过得慢些了,回来见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