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1.第 21 章(第1/4页)  科举出仕(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科举出仕(士)最新章节!

    “县试榜单在此, 稍后将张贴出来。本次县试与以往有所不同, 榜上之人稍后须去衙门领取县试考中文,考中文要仔细保存,待日后报名府试时还需出具。榜上之人皆记录在案,若有文遗失者可至县衙县丞处补办, 五钱银子一张。”

    县令稍一停顿后,才又继续说道:“此次县试因答题纸不同于以往的缘故,有些学子抱憾而归,实属遗憾。不过因燕国上下都是用的一样的答题纸,因此也就不存在不公之说。

    又有礼部令下:凡榜上之人,考卷需在考场外以公示栏张贴三日, 以供天下学子共同评判学习。因此,今日这榜上之人的考卷也将全被张贴出来, 以供诸位学子观赏学习。”

    话说完,县令一挥手, 大门内就有衙役抬出三张一丈高两丈宽的似屏风一样的高大公示栏, 稳稳地立在县衙前的大街上。

    其中一个公示栏上张贴着县试上榜之人,另外两个上则是粘贴着所有上榜之人的三场考卷。

    在大多数考生还在因这一次县试的诸多不同而惊讶时,黎池已经走到了张贴榜单的公示栏前, 寻找自己的名字。

    高居榜首的位置写着:黎池,浯阳县黎水村, 帖经—壹佰, 墨义—壹佰, 策问—壹佰。

    这样的计分方法, 黎池自然看得懂,只是这样的方法会在这个时代出现吗?

    标有题号和密封栏的答题纸,开榜后在外张贴三日的公示方法,甚至是百分计分法,这些事情出现在这个时代,总觉得有些许不协调。

    看到榜单上有自己的名字后,黎池又转去看张贴考卷的公示栏。

    果然,张贴在第一位的就是他的三场考卷,卷面上他的‘台阁体’写得秀润华美、正雅圆融,很容易就和张贴在后面的考卷区分开来。

    考卷用朱笔批改,他的帖经和墨义一题未错,竟连策问这种没有量化的扣分标准的考卷,竟也得了满分。

    是了,这个时候的考官想打满分就打满分,远没有他前世那个时代的考官那样谨慎,即使写得很好也会象征性地扣一两分,不会轻易给满分。

    黎池县试三场满分、得了县试案首,他心里是很高兴的。可这高兴中,又掺杂了疑惑不安。

    这一场县试出现的不协调感,究竟是这个时代自然而然发生的科举变革,还是人为促进的改变?若是自然发生的变革,那很好;若是人为促进,这人是谁?现在在哪?是否也与他一样?

    他现在要怎么做?能够影响一国政令的人,必然不是什么无权无势的无名小卒,他作为一个无名小卒,除了暂时隐匿、谨慎行事,还能有其他什么办法吗?

    至少要等他考进京城取得功名,再慢慢探出那人是谁,等那人在明他在暗时,再考虑如何应对。

    “小池子!你是案首啊!县试案首啊!”在黎池盯着自己的考卷出神时,黎江终于在周围人的指点下看明白了榜单。

    黎池被大堂哥的惊喜声唤回了神,“是啊,没想到竟能考中案首,我自己也很惊讶呢。”

    “小池子,爹一直知道你既聪明又勤奋,能考中案首也是理所当然的!你看这试卷,明明白白地张贴着呢,你就是一个没错,其他人都错了一两处的,越张贴在往后面的、错得越多,而最后一名错的最多。”

    在黎棋和黎江兴奋得几乎要手舞足蹈时,一道声音插了进来。

    “真是不好意思,我就是这告示栏上错得最多那个‘孙山’。”

    三人纷纷看向出声之人:二十多岁的年纪,脸上的表情复杂难言。

    背后道人长短还被听见了,黎棋一张老脸都觉得有些尴尬。不过在看清楚出声之人后,就越看越感觉疑惑,“这小兄弟看着有些眼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