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7章 风烟俱净 任意东西(七)(第2/3页)  纵横初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c不温不火也。竭力保持这种公允,对什么都不过火,采取“去其两头c把握中间”的态度,微笑的脸上挂着高深莫测的神情,对什么都不急于表态,睿智满满看那朝堂之上,最讲究言语艺术,说起话来云遮雾罩c玄之又玄。贞观年间,敢于谏言的魏征,也常常是说半句留半句。某回,太宗皇帝因魏征说过太过直白,不够中庸,大怒,欲杀之,幸是长孙皇后在旁劝解,方饶之。

    由此可见,中庸之道在当今的位置。

    中庸之道同《大学》之道一样,是儒家修己治人的内圣外王之道。内圣方面,首先是性情的中和修养。《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开篇就是在讲性。又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是讲情。

    《中庸》是主张内中,外和的。为什么要说喜怒哀乐,不说一个喜字或其它一方面?因为“和”必须是多元构成,“物一不讲”。接着《中庸》引用了大段孔子的话论述中庸,归纳起来有时中c中正c中和三种。

    时中就是因时变化以求其中,孟子赞扬孔子“圣之时也”即此意。中正,一是认识论,要客观;二是思不出其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正名。是讲秩序之正。中和则是一个外在的和谐状态。《中庸》之道,就是中和之道。不过,中c和有主次。

    总而言之,“中庸”非“庸”也,中庸之道,大道也。

    崔如英,舞勺少年也,居然也敢妄言解此大道?!

    “论中庸之道”后,方是正文:

    “中者,不偏不倚c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接下来这段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命,犹令也。性,即理也。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于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所谓性也。率,循也。道,犹路也。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则其日用事物之间,莫不各有当行之路,是则所谓道也。修,品节之也。性道虽同,而气禀或异,故不能无过不及之差,圣人因人物之所当行者而品节之,以为法于天下,则谓之教,若礼c乐c刑c政之属是也。盖人之所以为人,道之所以为道,圣人之所以为教,原其所自,无一不本于天而备于我。学者知之,则其于学知所用力而自不能已矣。故子思于此首发明之,读者所宜深体而默识也”

    这一句与《大学章句》中的一句,正是数年前《三郎文集》中所记录的崔三郎在博陵崔氏考校大会时的答论。也就是说,他在九岁那年便有了自己的独立思想。通读经书并不难,难的是学以致用,难的是通过现象看本质,诵读经史子集说到底还是在拾人牙慧,是为了读书而读书,不是为了明理而读书。而总角之年的崔三郎,便已非仅仅停留在读书这层,这让天下读书人情何以堪呀。

    《大学章句》c《中庸章句》,皆是从《礼记》中摘出另外集注成册,这是首创。事实上,《大学》与《中庸》这二篇向为世人重视,孔颖达等编撰《五经正义》时也侧重颇多。将这二者单独摘出,似乎并不那么让人难以接受,甚至有不少人暗底里是赞赏甚至是羡慕的。

    但嫉妒的人更多。

    一部分人自恃身份保持沉默,大部分人从崔三郎的庶子身份c年龄c阅历等方面驳斥,只道孺子可恶竟敢妄言圣论c狂悖至斯只为博取声名实在是妖言惑众云云。

    至于这两本册子,在市面上是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