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章 秋月春花 云淡风轻(九)(第1/3页)  纵横初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郎明日好好作答”说话这人正是先前唯一落座的青年,崔羿长子崔如兰,十九岁中进士科,素有崔氏明珠之誉。今日“德尚楼”一番面答,崔守业口中“崔氏三株树”所指便是崔如兰c如玉c如英三兄弟。

    崔如英回答一声:“是,大兄。”心里那个碎碎念啊:“叫你嘴欠,叫你手欠。”大兄崔如兰少有才名,长他一轮,在外游学数年,自他记事起便很少见面,亦无甚交流,今日难得说上两句,实在是有些“受宠若惊”的。然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崔如兰深深看了自己这个三弟一眼,摆了摆手,没有多说什么。这个三郎啊,他无话可说呀。那字他书法没到崔守业和崔翕那个高度,只晓得写的着实不错,却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可那首诗,却是真的震住他了。本朝是诗的国度,所谓“初唐四杰”莫不精善于此道,他崔如兰亦有崔氏天才之美誉,但要写出《登金陵凤凰台》这等诗文来,就便是六岁时即能写文章c九岁时作《指上段时间暇》十卷以纠颜师古所著《汉书》之错的王子安,只怕也是力有未逮。神童,当如是观。出名当趁早,莫揠苗助长可也。怎么说,三郎都是同父亲兄弟,乐见其成,与有荣焉。“崔氏三株树”,听上去不错。

    崔如英却是一点也乐不起来,有点失控了呀,事态的发展越来越偏离自己设定了,如此继续,倒似被推着往前走了。他不喜欢这种感觉,却又颇觉无奈。

    出了“德尚楼”,转左拐过几进屋,便是崔羿住的“荫功楼”,崔翼住在右面的“积善楼”,三房的房屋足足占地二十亩,在安喜县乃是一等一的门户。

    还没进到“荫功楼”,刚转出廊道,迎面走来三人。尚未看清来人面容,一股幽香率先渗入鼻翼,似乎是某一种花香,淡淡的,并不刺鼻,很是好闻。

    “三郎,正要找你呢。”说话的是崔梓歆,与李英如并立着,落后于前方那少女半步。

    那少女一身蓝色的翠烟衫,散花水雾绿草百褶裙,身披淡蓝色的翠水薄烟纱,肩若削成腰若约素,肌若凝脂气若幽兰,站在丛丛芍药边,衬得一张粉脸蜜桃一般,漾着笑意的眉眼虽还带着稚气,却已是如画的模样。

    这三个少女站在一起,春兰秋菊各擅胜场,真真是赏心悦目之极。

    崔如英心里自是没有非礼勿视的自觉的,多看了那少女一眼,才懒懒的答话:“二姐,找我有事么?”

    崔梓歆笑嘻嘻的走到三郎身边,亲昵的有点过分,就差勾肩搭背了:“好啊,二姐对我可好了。”

    “那好,三郎乖,乖乖的回答二姐。”崔梓歆神秘兮兮的问:“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这是你写的吧?”

    崔如英心里一震,嘴上却装糊涂:“什么啊?”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崔梓歆耐着性子说:“《阿房宫赋》,是不是你写的?”

    崔如英支支吾吾的不回答,打定主意不承认,反正那手稿早已毁尸灭迹了。

    崔梓歆冷笑:“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肯定不是你写的喽”片刻不停,继续发问:“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首更不会是你写的了还有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至于这首,《无题》嘛,当然作者也是无名或者佚名的。”

    翠烟杉少女忍不住笑了起来,随即掩住嘴。她大概八九岁,又或许有十一c二岁,总在总角之龄,这一个动作当真是憨态可掬。

    李如英见崔梓歆有些气急败坏的模样,也是忍俊不禁,笑道:“不消说,定是老神仙梦中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