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章 前世今生 恍如一梦(五)(第1/3页)  纵横初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逸之兄,适才那二子是何人?”槐树后转出二人,一人温文而雅,正是崔翕。问话的那人五十多岁,锦衣华服,颔下一缕长髯凭添几分威严。

    “那个小胖墩是逐之内兄之子,叫卢照容。白裳的是逐之幼子,叫崔如英,小名三郎。”崔翕细细介绍。

    “卢氏子?”锦衣老者“嗯”了声,高门士族间联姻,将子女送往姻亲家受教这种事很是常见,想起一事,问道:“崔三郎是庶子出身吗?”

    崔翕点头,解释道:“逐之膝下三子一女,长子c二子及女儿乃赵郡李氏所出,幼子为小恒阳叶氏所生。”笑笑说道:“至于庶子身份,倒是真的。不过,他崔三郎似乎毫不在意,真乃咄咄怪事。‘’

    锦衣老人自认目光犀利,先前那崔三郎说及庶子身份时语气揶揄神情却淡然不似作伪,当真是奇怪也哉,语气倒是没什么变化:“他先前那番话有点意思。”

    崔翕苦笑:“真真是十万个为什么,族学的姜夫子可是告了几次状了,说他总在上堂时提些刁钻古怪的问题。”

    “宇宙之说么”锦衣老人省起一事,问道:“族学?他多大了?”

    “九岁。”

    “才九岁?瞧他身量倒是有十二c三岁了。”锦衣老人脸色微变:“我记得姜先生主讲《孝经》与《论语》,但先前三郎所说的涵盖甚广,至少《庄子》c《文子》c《尸子》c《淮南子》这些书是读过的,而且是通读。都说读书要学以致用,何意?学过的东西不仅要记得住,还得用得上,否则学来作甚?崔三郎,崔如英,不错。”

    崔翕笑道:“二兄可是爱才心喜了?过两日大可考校一番,且看他有何表现。”

    锦衣老者也笑:“他先前不是说不参加考校吗?”

    崔翕掸了掸衣袖:“他会在场的。”

    “拭目以待吧。”末了,锦衣老者说了句:“他真不像九岁孩童。”

    中秋前后十日,因为有崔氏姻亲大会,族学休沐,孩童们自是开心不已,虽然不能放肆疯野,但至少大人们是无暇顾及他们了,趁机约伴上山下水游玩嬉闹一番。当然,更多的学童将心思放在温课上。中秋当日的考校极其重要,届时会有前辈出题考问,表现出色的会成为重点培养对象,族里会花更大的精力放在这些种子选手身上。事实上,在考校中表现优异的绝大多数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崔氏同辈中的佼佼者。

    不过,对于崔如英而言,考校什么的与己无关。庶子这个身份不错,至少不会成为焦点,枪打出头头鸟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再说了,崔氏这种名门望族虽然“等级森严”,嫡庶差距很大,但吃穿用度一样不少,与平民百姓相比,甚至是奢侈的。这也难怪许多寒门女子心甘情愿被纳入豪门为妾,就算全无地位也不在乎。一入侯门深似海?苦怕穷怕了,衣食无忧才最实在。

    好在崔氏虽然是士族望门,却门风极佳,对侍婢都不差,更何况是妾室和庶子,至少表面上是相当不错的。当然,差距明显存在。。

    对于豪门“潜规则”,崔如英毫不在意,算是锦衣玉食了,正好可以做些想做的事情,培养培养兴趣,陶冶陶冶情操什么的,嗯,就是娱乐节目太过匮乏,偶尔会觉得无聊。不过这样也好,正好静得下心来。早睡早起,身体倍棒。

    不用去族学,每天的安排还是一样的,已形成习惯。照例是晨练c看书c练字午饭时间会有侍婢来唤。

    他虽然是庶子,也有书僮和婢女。照理说他在习字时书僮会呆在书房研墨换纸,只是他太不习惯练字有人在一旁看着,便将书僮双瑞遣开,一人安安静静地与纸墨为伴。习字过程中婢书钓诗会送来茶汤好吧,还真是茶汤,茶里除了茶香,还可能有:葱c姜c胡椒的麻辣味,大枣c苏桂的甜香味,桔皮薄荷的清凉味,酥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