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7章 找人(第1/3页)  左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卢正孝自从春风苑之行后,在家是一刻也坐不住,心里一边苟且着妙儿,一边着急如焚。念着妙儿是个再明白不过,十分正常的事,但又着的什么急呢?

    卢正孝是个养尊处优的大少爷,和贾宝玉一样,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吃喝玩乐他在行,但打家劫舍这种粗烂的体力活他自然是不行,何况还是要结果了一条性命。说实在的,当时在四爷面前,他虽然是满口答应了,那是喝了妙儿的迷魂汤,就像醉酒一般,色壮怂人胆,可事后仔细想来,卢正孝无论如何都不觉得自己敢动手杀人。不过,他也从没想过自己亲自动手,有潜能使鬼推磨,花钱雇杀手是他第一的想法。钱自己有的是,但关键这杀手在哪儿呢?

    菜哪家的好吃,妾哪家的水灵,卢正孝是了解的一清二楚,但到哪里找杀手他就全然蒙圈了,所以才着急上火。不过,就在他着急时,突然想起了一个人。他深知这个人的门路很多,而且应该值得信任。但有没有杀手这条线,卢正孝也不敢断定,但不问怎么知道呢。

    “你怎么来了?”

    “我得了件宝贝,但不知道是真是假,姐夫您是行家,帮忙瞅两眼。”卢正孝深知自己的姐夫张海明最近迷上了古董,所以对症下药,拿了件字画过来。

    “是吗?快给我看看。”张海明一听宝贝,两眼放光,刚点上了雪茄,立马就扔进了烟灰缸。其实,张海明收藏古董不是发出内心的喜欢,启初也是跟风。人有了钱,自然而然就要去花,有的人花在豪车名表,飞机游艇上;有的人则用在购房开店,投资理财上;也有不少人花在这古董工艺上。反正,白捐出去的少,那都是高风亮节,高处不胜寒的极少数‘奇葩’,在很多富人眼里,他们都是脑子进水的败类,毁坏了千年传承,薪火相传,富人应有的良好品德。

    卢家可是个儒商,十分注重文学培育和礼道修养。而张海明进入这样的大家庭,身边接触的人自然也是儒商居多。而且,在商人中有这样一个坏习惯,那就是有钱人不一定会佩服比自己更有钱的,但绝对会鄙视那些没文化没素养的。所以富人不怕别人说他资产少,就怕别人给他盖上土豪的帽子。像张海明这种自尊心特别强的人,那就更不允许了。

    另外,经常和卢家来往的朋友们,大家的谈资也趋于高雅,要么是国邦大事,要么是行业商情,另外最多的则是各卖文艺知识。文艺是书画琴曲,而这知识自然就是古董收藏。

    张海明为了跟上脚步,可没少下功夫,看了大量的书,但眼见其实不如耳闻,别人谈论古董知识时,他总是竖起耳朵听,有时还会特意请教,久而久之便懂了不少,也从原先的被动变成迷恋,上了瘾,不亚于□□。其实古董身上所蕴含的文化魅力的确吸引人,但很多人其实是被那种拥有感而俘虏。别人没有,只有我有,这种独一无二的占有感,可是古董本身同等价值的红票子完全比不了的。

    卢正孝将画轴摊开,是幅书法作品,行书,色调饱满厚重,字体刚劲俊逸,有点赵孟頫的味道。

    “月近蓬发染成霜,夜静寒露湿我裳。红顶青衣难慰暖,笔抖墨重心无章。好诗啊”张海明一个一个字的读着,旧字体和我们现在用的还是有些区别的,又加上是行书,不是容易辨认的,夸赞之后,他接着读“初春妄自提笔!”不知为什么,张海明叫了起来。

    “怎么了?”卢正孝是真的不懂字画,所以也不清楚他在激动什么。

    “你这书法哪来的?”

    “从一个朋友那买来的。”卢正孝闪烁其词到,他自然不会道出,是从父亲的宝库中偷来的这个事实,为了掩饰,他还继续编了下去,“听说他也是从日本一位教授那买的,花了不少心血和价钱。”

    “恩,难怪。中国一大半的书法都流失到日本手里了。”张海明轻轻地抚摸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