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渊族少年 2(第1/3页)  暮北传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梦境如此真实,父母的音容历历在目。只是前面的差不多,后面的全不对。洛仁起身瘫坐在甲板上,抬手用长袖擦去额头和眼角的汗珠,脑海中回忆起六岁时梦中那天的情形。那天是自己第一次参加赐名日的宴席,虽与梦中一般坐在父亲的身旁,但席上的杯里是美酒并非鲜血,至夜半时众人中多数已醉,像是有个狩猎团的汉子和父亲起了争执,那人喝得面红耳赤,讲话颠三倒四,言语中像是在数落父亲此番所猎之物太少。记得父亲初时并未言语,后来那人大喊大叫,越讲越凶,爹便一拳打将下去,鼻血喷溅,终于住了口从这以后父亲再没当过狩猎团的头儿,直到自己十岁那年洛仁咬了咬嘴唇,顺手抓起身边知远授官为他做的拐杖,起身从船篷中爬出来。这一日天气阴冷,暮阳河上白雾茫茫,洛仁拄着拐杖立在船头,吸着空中湿潮的水汽想让头脑清醒起来。他突然想到梦中自己为何知晓狩猎前父亲心中所想,那时自己才只六岁,并不知道这捕猎头子是否为父亲故意推让于他人,怕是自己于意识中不知觉地为父亲辩护,或许他真的老了。惨白的日光从浓雾中透射下来,洛仁只觉得前路像在雾中一般寻不到方向,我要到哪儿去找你们?父亲,弟弟,我在这世上的亲人。

    船昼行夜泊,顺着暮阳河的水流一路向北,远离暮北巨剑城。大约四五天前的正午洛仁走出外城时,并没想到他会乘着这乌篷船远离都城。在外城树林中一棵枯黑的死树下洛仁挖出了盛放铜币的乌泥瓮,诸多暮红携带不便,因此只掏出将近百余个装进包袱。洛仁看着那瓮中暮红,突然想到两年前自己初到都城那供给他一夜食宿的夫妇,洛仁依稀记得他们像是想让自己的孩子去玉质堂读书,他于是又伸手在那瓮中抓出了许多铜币,心仔细地将那乌泥瓮埋在土里,带着那铜币走回外城的稻田中去寻那两人的屋。初春时节,田中多见低头插栽稻苗的农户,洛仁看到那两人正在临近的田中劳作,便悄悄走近两人房舍的窗前,将那装满铜币的布包轻轻放在床上,心想道:“玉质堂一年要四十枚暮红,这里差不多有二百多枚,该够你们的儿子去那读书了。只是不知这到底是福是祸。”他转身望向那弯腰插苗的两人的背影,觉得他终于决计要走了。

    可是要去哪儿?父亲和弟弟与我在易禹国境内走散,只是已然过了两年,此时又要去何处寻找?他紧锁着眉头,信步穿过城外的树林,不知觉中走到了流往异国的暮阳河的岸边。

    此刻立在船头的洛仁回身看了看正撑着竹篙的老艄公,那人四五十岁年纪,面皮淤黑多皱,身子干枯瘦弱,一路来却将船撑得徐缓稳当,洛仁撑着拐杖慢慢走近,道:“船——家,我,我——这还有——暮红,有吃的——东西么?”

    “不用给我暮红了,你上船时给了咱儿家五大枚暮红铜币,抵得上我一个月挣得,唉。”那梢公咧嘴笑了。“你这些钱都能在暮北官船上弄个上等位,何必在我这船上挤,哈。”

    “我本是——庶人,为何——要做官船。”自从溺水后洛仁便一直在努力让自己所说的话变得正常,但却收效甚微。“那——官船——不就是给渊,渊国——上贡用的么——”

    “爷你可不能乱说呀。”那梢公打断他。“那叫做一‘遗邻纲’。”

    “总之——是运去给——渊国的。”自从暮北国与渊约国在亶水城签订了止战之约后,每一年都要由十几艘暮北官船从巨剑城顺着暮阳河将大量的铜币c金银及丝织c茶叶等物运送到渊国王都,这本是因战事不利而出赠的辱国之资,而在玉质堂中洛仁听过的史学分类堂授《暮北官家史》里却写些什么“我南原物华天宝,当以财货施予友邦,以显我暮北安民长治之国志,故曰为‘遗邻纲’”,当真文过饰非。“每年多了——这十几艘船的——财物,百姓的——赋税又多——了不少。”

    “谁都知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