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耳的崛起之路(第1/2页)  锦绣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楚国这边的新政在平稳稳步施行,而其他的诸侯国也是没有闲着。

    袁绍在仓亭一役大败之后,晋国部分郡县也是发生了叛乱。袁绍于是收集散兵败将,四处平定叛军。

    虽然仓亭之战最后的胜利者是曹操,但是魏国历经官渡、仓亭两役,已是极度虚弱,并没有力量去追击袁绍兼并晋国的土地。

    于是曹操亲自引亲族除尽许昌宫苑之花木,翻新土地种粮食蔬菜,并鼓励吏民士卒积极屯田开荒。有曹操带头,魏国一时节俭成风。权贵显族纷纷主动向国库捐纳布帛粮食,官吏下田引导百姓开荒种地,俨然蓬勃向之势。

    已是全据齐鲁之地的刘备也是颇费了一番心思整顿鲁国的政治和经济农业生产。有陈珪陈登父子在旁辅佐,刘备获得了徐州所有的世家大族的支持。所带来最直接的效果是,鲁国的低层官吏阶层得以充任了大批受过良好教育的世家大族才俊弟子。

    而在昔日为徐州巨富的糜竺的游说招拢下,鲁国内的商人巨贾也是全力支持刘备主政徐州和青州。

    徐州本是四通八达经商便利之地,徐州的商人更是善于经商之道,故商人巨贾甚多,且皆为巨富。

    而青州的北海郡、东莱郡等地临海,渔业发达,自古并产有海盐、生铁,更有金矿铜矿,资源极其丰富。

    而现在这些都是刘备的了,鲁国得以仓廪富足,兵甲武器精良齐备。更兼孙乾、简雍等人巡行各郡县,宣以刘备仁德大义。于是鲁国境内,流民难民得以安居乐业,寇贼绝迹,并无匪患。甚至连一直以某个海岛为根据地流窜作乱的东海海盗首领管承也是率麾下三千多家徒众主动归附。

    这种情况下,临淮郡太守诸葛瑾数次送信给张绣,向张绣谏言应增加在临淮郡边境的楚军驻兵,并希望张绣通过外交手段与鲁国达成联盟,以给楚国新政推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再说刘表的韩国和刘璋的蜀国。聘率韩军攻下庸等地,韩国得以重振国威。但韩国国土仍十分狭小,而楚国国土辽阔且慢慢稳定下来,不少原本从各州避乱到荆州的士人开始动迁到了楚国的淮南、江东等地。

    刘璋这边,东州兵爆发出的强大战斗力和张任严颜等西川大将的崭露锋芒使得庞羲心生畏惧,又因程畿的劝阻,终于是打消了叛乱的念头,与刘璋重新和好。

    张任严颜等人劝谏刘璋应趁胜进军,攻打祖郎和甘宁,将楚军一举驱逐出益州。但是刘璋却被张绣派去的桓阶一顿恩威并施的话给吓住了,生怕张绣归而复返带几十万楚军来一举攻灭了蜀国。于是竟然拒绝了张任严颜等将的请战,与桓阶签订了合约,将巴郡整个划给了楚国。

    事罢之后,桓阶却有点后悔了。却是没曾料想到这刘璋是个不折不扣的软骨头,几句话吓得不行了。早知连江阳和巴西郡一块要了。

    最后说张绣得知消息最缓慢的关。

    刘协自在长安亲自主政以来,确实是称得励精图治四个字。先废除丞相之职,以司徒、司空、太尉为三公。任荀彧为司徒,行丞相事;杨彪为太尉,钟繇为司空。三人皆有经世之才,为汉国三公。

    军队里,董承保立刘协功劳最大,且原本为车骑将军,便是升为大将军。王子服、吴子兰分别为镇西将军和镇北将军。并任段煨为镇东将军,驻守弘农。

    除此之外,刘协让荀彧、杨彪提拔汉室忠臣旧臣子弟为汉国官吏将领,让钟繇举荐关三辅地区的俊才名士。并且重用路过荆州时招揽的徐庶、石韬、崔均、孟建等人。

    若是熟读三国的人便会知道,徐庶、石韬、崔均和孟建四人并称为诸葛四友,即诸葛亮在荆襄相交最善的四位友人。这四人徐庶和孟建较为有名一些,一个算是三国时代排的号的知名谋士,另一个则官至凉州刺史、征东将军。而石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