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四章 公侯王臣(第2/3页)  锦绣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定程度逃避苛重的赋税和征役!

    此时地主大族们得到了更多的土地、不得不说我们的祖先充满了智慧,总能在压迫与剥削之间找到生存的法则!

    更多的丁户,扩张利益之后他们逐渐膨胀并且蜕变。其中一部分地主大族经由了长久的量变积累到质变蜕变成了豪强世族!

    ……

    当然,也有另外一些不愿忍受苛政而又不愿在世族豪强之下委曲求全的“硬汉”,于是这少部分人选择了另一条道路——啸聚山林,乘风作浪!

    此时这两种截然相反的道路便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冲突,豪强世族开始私自把依附民组成武装队伍来保卫自己的既得利益。人的欲望是永远填不满的,尝到当土皇帝甜头一部分豪强世族武装甚至依山阻险,明里暗里反对官府对他们的赋税和征役,扩大既得利益。此类剽悍的豪强世族于是也被官府称作“山贼”、“山寇”。

    大的豪强,坐拥堪比小型城池的坞堡,拥有上千人的私人部曲,罩方圆百里田地。小的豪强,修建个小土堡,家仆十余人,便处于一村之地的绝对统治地位。

    在中原,因为相互征战不休的诸侯十分需要坞堡里面的的大规模存粮和豪强手下的壮丁、成规模的贼寇因为要填饱肚子和本就存在的仇富心理,都对坞堡没什么好印象,只要不是名望甚高的世家大族,常常随意找个借口攻灭。

    但是在江东,因为一直少战乱,豪强地主的势力却是极为强大的。而且因为流民不断的涌入,势力更是膨胀到可以割据一方左右一方政权的地步。这种情况下,孙策正式承认了豪强地主对于部曲的私有权利神圣不可侵犯,允许豪强地主公开正式武装自己、或者兼并其他豪强部曲,最重要的是可以世代相传!

    这世间哪有比正式承认自己是一方绝对领主更大的恩惠?

    正式被官府承认为领主和自己私自武装起来是完全不一样的性质。前者便可以自由分配交换兼并土地,可以对依附的丁户规定赋税比率,再也不用偷偷摸摸走私兵甲武装部曲了。而后者却只能在官府随时可能举起的屠刀下、在贼寇的威胁之下兢兢战战生活。

    这便是江东豪强争相归附孙策的真正原因!

    孙策于是得以在短时间聚拢了众多文臣武将,招募到了数万兵马,而且仗越打兵越多,到现在已经是风卷残云般席卷江东各地割据势力!

    孙策可以轻易一统江东,甚至按照现在的情势全据江南也不是难事。但是,想要征略北方,那却是极为困难的!

    这里就必须说一句话了,孙策成也豪强世族,败也豪强世族!

    孙策起势背后依靠的是江东本地地主豪强的经济与武力支持,本地豪强世族势力支持孙策的原因无异乎孙策能够巩固和扩大他们在江南的经济利益。

    比如我是一个吴郡的豪强,我支持孙策入主吴郡无非是因为他承认我可以公开拥有自己的私人部曲,从此我便可以正式武装自己保全家族。我是会稽郡的一个地主,我支持孙策的原因在于他占据了会稽郡我以后就可以免受严白虎等等贼寇的袭扰。

    诸如此类对于自身利益诉求的原因,江东的豪强地主们在新旧势力之间选择了更能代表他们利益的过江猛虎孙策!

    诸葛亮在《后出师表》评价说:“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

    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孙策区区数千兵马渡江,却能在短短几年击败各自拥有数万兵马的刘繇和王朗。主要原因就在于刘繇王朗没有正确的施政纲领和得力的措施!不能有效处理江东影响力最大的阶层——豪强地主世族阶层的利益问题。既不敢削弱其潜在的威胁,也不能收为己用。最后豪强地主们便选择了少壮派势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