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章 早有预谋(第1/2页)  锦绣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青州兵们固然善战,但是在突发的兵变和自己人的“倒戈一击”之下,还是暴露出他们的本性:和突然遭遇天灾人祸的普通平民一样惊慌不已,奔走呼告,各自为战。

    青州兵本就是黄巾军出身,黄巾军却是由贫民组成的,最擅长的是人海战术。哪怕曹操精简了兵员,进行了整训,却还是保留了一股匪性。

    青州兵能打,战场上有时敢拼命,最重要的是青州兵对曹操个人高度忠诚,这是曹操保留青州兵的原因。但青州兵却很少有出彩的战绩,很大程度就在于他们的组织程度低,总是打着打着就只顾得捡战利品,抢马匹抢粮食,匪气凌然,小农思想浓厚。根本不懂什么叫做“一鼓作气、杀伤敌方有生力量,扩大战果”。

    曹操自然知道青州兵的弊处,但他没办法改善。若是让这群青州兵接受严格的正规训练,学战阵排列变化什么的,战斗力会大打折扣。就好像把原本的一群松散但凶残的豺狼变成一群听话但畏畏缩缩的绵羊。

    方才已经说了,青州兵在战场上有时会拼命。看清楚,是“有时”。在有组织的有带头人情况下,青州兵就敢发挥人海战术。比如蕲阳之战时,夏侯惇身先士卒,麾下的青州兵便敢悍不畏死朝着西凉铁骑发动死亡冲锋。

    虽然并没有什么卵用,但这可以显示青州兵在特殊情况下迸发出的斗志。

    但是,在另一种情况下,青州兵的表现却是令人大跌眼镜。比如今晚,在两眼抹黑的情况下,不知道对方怎么突然杀来的,又听说自家军队有变节的,还找不到自己将官校尉,不清楚目标到底是谁,没有得到号令的青州兵就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先是三三两两在大街小巷呼告着被袭击和于禁变节的消息,等到聚集了几十个人,这一伙互不统属的青州兵们就果断放弃了寻找自己头领的想法,也不去找自己的大统领夏侯惇,而是直接向寿春宫移动,直接去投奔曹老板。

    有的青州兵不熟悉北城巷道,转晕了还没找到出去的路,干脆直接公然烧杀抢掠民宅来制造混乱,在潜意识里,这群土匪头脑的青州兵们还是认为局势越混乱自己越安全!

    当然,能够顺便拿点财货的话何乐而不为呢?

    这样的结果就是,撤退到武库的于禁一方面要收拢部卒,严守各处要地;一方面还要维持秩序,防止局势恶化。然而劝阻青州兵的行动根本无效,素来眼高过只要在增兵一千,便能拿下武库。

    好奇的宋宪朝着武库望了一望,却发现抵抗的只有两三千普通的曹军士卒,虽说武库附近也有不少青州兵。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些青州兵对于禁麾下的士卒抵抗置若罔闻,只顾着朝着后面撤退。

    看着武库防线似乎确实摇摇欲坠,宋宪一咬牙,便又派出了一千生力军。

    于禁终于抵挡不住了,放弃了外围的抵抗,一面收缩兵力撤入有石防工事的武库,一面派出了第三拨向夏侯惇求援的亲兵。

    前两拨人派出去不见踪影,或许是因为张绣军已经渗透了北城,加上因为一些世家大族武装抵抗,半路被截杀。这一拨送信求援的,于禁挑选了四个最精干的亲兵,两人一队,一前一后,相互策应前进。

    ……

    眼见于禁撤入了武库内,又见附近的青州兵仿佛避之不及的迅速远遁,宋宪终于狠下心,召集身边的将校,摊开一张羊皮地图说道:“这是寿春武库的建造图,这儿隐藏有一处地道,直通武库内部,谁人敢率领精锐之士,突入其内,里应外合拿下武库?事后我必向高大统领为他请功!”

    ……

    驻守寿春宫外围的是三百虎卫营虎贲,作为曹操麾下最精锐的步兵力量,这群虎狼之士日夜守备在曹操身边。营内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严禁喝酒,所以这三百人在异动方起之时便警戒起来,等到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