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 兵分七路(第2/3页)  锦绣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哦,还有一个武将,是绑着来的。

    张绣一见被绑着这人的模样,好像大吃了一惊,立马起身亲自为这人解开绳子:“是谁绑了李通将军?李通将军可是我军先锋啊!”

    周围众人都憋着笑,李通一脸不屑:“我不是你的部属,更不是你的先锋大将,张文锦你记清楚,我永远是朝廷的振威中郎将!”

    张绣呵呵笑道:“你是朝廷的振威中郎将,我呢,是曹司空亲表的,朝廷敕封的广武将军。现在奉诏讨伐伪帝袁术,你身为中郎将,现在应该归我节制。”

    “更何况,你何必如此固执呢?据我所知,年前你率四千部属前往许昌,投靠曹司空。可惜曹司空位高事繁,根本就没接见你。只是派手下人给你安了个振威中郎将的称号,便打发你回汝南镇守边界。更别说派发粮草军械,这样的主公,值得文达(李通字文达)你这样效命吗?”

    曹操怠慢李通,有史考证。李通确实率部众前往离汝南只有几百里路程的许昌,接受了曹操的官职。

    但是直到第二次宛城张绣曹操大战,曹操又是先胜后败。宛城攻坚战曹操用声东击西之计,没想中了贾诩的将计就计,败退回许都。贾诩先劝阻张绣刘表别追击,只可惜两人都没听,遇到曹操断后精兵,大败而回。

    而这时贾诩又让两人再追,刘表怕了,没去。张绣再整雍凉兵,追袭曹军。曹操这次没有防备,大败,损失粮草辎重无数。就在曹操后军差点全军覆没之际,李通率本部士卒赶来,阻挡住了张绣。

    事后,曹操见了李通问:“你是谁?”又问李通:“你从哪里来?”

    这足以证明,李通在曹操脑中根本没一点印象。

    果然,听了张绣一番话,李通也只有哑口无言。

    这时,贾诩才摇着扇子说道:“文达被封为中郎将,想必也只是因为你带了四千精壮部属而已。既然曹司空如此不识俊杰,文达何不为我家将军效命?”

    “文达一路随军,所有军机会议都有参加,想必也见识到了我家将军的志向和才略。最重要的是,我家将军视文达如难得良将,只是时常感叹自己没有招揽天下英杰的名望地位,不能让天下英雄倾心。”

    一番话直扣李通内心。李通自己当然知道曹操怠慢了自己。但他也知道,只要有一个机遇,他便能脱颖而出。得到曹司空的赏识,踏入良将之列。

    只是,梦碎的太快了。人生第一次正式交战,就碰上了张绣。尽管他尽力操练士卒,阵上也费尽心机拼尽全力。到头来只是枉费工夫。

    一想到这,李通对张绣就有一些愤恨,恨他断了自己的前途大道。而现在,更恨他让自己不能尽忠义之事。

    但是,张绣对自己一个杂牌军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将,竟如此重视,实在是出乎李通的想象。

    生俘自己后劝自己投降,自己痛骂并拒绝。

    然后第二天又来了,自己还是继续痛骂并拒绝。一般这个时候再不降,就必定难逃一死,但李通仍坚持着。那是因为自己在张绣身上还看不到王者的希望。

    纵然一死,那自己纵然落了个平庸无能的评价,但还能落个忠义尽责的名声。

    但是张绣脸上只有惋惜,并没有一丝的恼羞成怒。这令李通心中倒是暗自钦佩。

    此后每过三日,张绣必来一次,自己仍是痛骂着拒绝。

    每次被押到中军帅帐,自己也没好脸色。明地里嘲讽着张绣军的计谋,但心底却只有惊叹。

    就拿大败曹洪而言,先是策反刘辟。其他人不知道此计深浅,但常年混迹汝南的李通却深深知道曹洪、刘辟、何仪的为人。

    但李通仍嘲讽着张绣军异想天开:曹操拥兵三十万,傻子才会背叛兵强马壮的曹操,投靠只有四万客军,吃了上顿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