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三章 工业园(第1/2页)  回到明末玩手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布莱克和海勒两人付清了近百万两的货款,提走了三千支神机营换下来的老旧步枪,就是这些老旧步枪布莱克都当成了宝,在数十艘战船的护送下踏上了返回尼德兰的航路,如果让那些花费巨资购买武器的尼德兰人知道,现在的神机营装备步枪的性能经过多次改进,已经远超那款外贸的步枪,他们一定会气得吐血。

    港口的总负责人暂时由项鸣的大徒弟秋方担任,后勤方面的事情则是由二徒弟司徒娇管理,至于三徒弟张水生则主管书院和税收。

    项鸣本来不想任人唯亲,可事实证明只有这几个接受了现代教育的学生才能胜任不同于过去的管理模式,其他人来就是外行指挥内行,一窍不通。

    1645年的第一天,项鸣召集在新港的高层开了个会,觉得新港的基础已经搭好了,正好借着农闲的机会,新建的工业园开始了大规模招工。

    招工地点分别设在十家新厂门口,想要来报名的百姓都有专车接送,毕竟这里离城区有点距离,在铁路还没开通之前比较偏僻。

    项鸣到厂区门口的时候已经被人山人海给吓到了,工业园里面到处是排着长队的报名者,看来大明的就业形势很严峻,连年灾荒战乱搞得失业者太多了。

    这十家招工的工厂分别是纺织厂、肥皂厂、玻璃厂、钢铁厂、发电厂等体力活居多的工厂,里面的设备都是项鸣亲自跑腿去采购来的,操作简单,招来的无经验工人稍加培训就能上岗生产。

    一上午的时间过去了,玻璃厂率先抬出了“已满”的牌子,不识字的报名者在读书人的解读下,只好跑去其他几家还在招工的队伍后面继续排队。

    半小时后,其他几家工厂相继招满,没赶上的只能在工厂的围墙外羡慕的看着里面的人,混口饭吃不容易,这里一个月可是有七两银子的月钱,进去以后都可以不用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种田了。

    工厂的负责人还没上岗,暂时由神机营的军官充任,军官们引导新来的工人们挑选宿舍领一块身份牌后便把工人们全拉到了车间里,介绍起了厂规。

    项鸣带着朱慈烺进了纺织厂里,只见近千人的工人队伍里男的比女的略多一些,这还是强调了纺织厂更适合女工之后的结果,项鸣觉得这是因为男主外女主内思想的影响,传统思想认为女性就要在家相夫教子,这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军官拿着长长的一张纸在宣读厂规,这是项鸣亲手制定的厂规,上面规定了工人每天十小时工作制和保底七两的薪酬,月底按照工作量提成,项鸣鼓励干得多的人收入多,毕竟资本家开的工厂不是福利社,像项鸣这样剥削得不怎么厉害是的打着灯笼都难找。

    至于那些工人懂不懂十小时是什么概念,抬头看墙上挂着的大钟就行了,上面的阿拉伯数字他们看习惯就知道是个什么概念,这还有利于推广阿拉伯数字的使用。

    等军官念完厂规,十几个早已熟练操作纺纱机的工人在工人们的注视下操作起了纺纱机,这些新入职的工人们惊讶的发现原来纱线还能这样做,不仅速度惊人,而且摸了摸发现质量也很好,于是工人们在军官的指挥下,一个个站了起来,拿起堆放着的原料开始了纺纱。

    同样的事情在其他几家工厂里重复上演,项鸣和朱慈烺师徒二人巡视了一遍,走得累了之后,两个人来到了安静的厂区大门处,找到两条石凳坐下歇息。

    “师父,为什么这么好的东西您不全国推行,而且还要派人看守,不让流出去?”

    朱慈烺对项鸣的保密手段感到了不解,要是全国推广机器生产,一个人能干十个人的活,能多出多少劳动力。

    “你可不能这么想,机器可不是地里的白菜,而且你有没有想过,在大商人控制了这种技术以后,他们会怎么做?”项鸣不经意间出了道题考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