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三十八章 九寸之管(第1/3页)  残唐仙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白无双赠箫玄衣的玉箫,萧玄衣一直带在身边,平时不大拿出来,怕人追问,但大家也都见过。

    此番被莫聪说破,只好献丑一回,心中难免惴惴。方寸一乱,白无双的影子便萦绕不去,萧玄衣不由发起呆来。

    “萧兄弟想什么呢?”孙少仙目光如炬。

    “没……没想什么。”萧玄衣是机灵人:“听说古人吹曲子能降神,有没有这回事。”

    “啥意思?”孙少仙号称博物,闻言也愣了一下。

    “冬至日,吹孤竹之管,舞《云门》之舞,演奏六遍,则天神皆降。”萧玄衣想起几句。

    “你说的是《周礼》,萧兄弟还知道这个。”

    “偶然听人说的。”萧玄衣含糊其辞。

    “《周礼》记载的,这事儿应该有。”《周礼》是十三经之一,应该不会乱说。

    “现在怎么不能降神了?”

    “谁说现在不能降神了?”

    “你听谁说过哪儿降神了?”

    萧玄衣的目的就是打马虎眼,这下还真把孙少仙给问住了,孙少仙审慎地看了萧玄衣一会儿,只好改口道:“现在的曲子估计不能降神了,但古曲肯定可以。”

    “我们又不能回到古代去。”萧玄衣不无讥刺。

    这个问题解释不清,孙博物的外号白叫了:“上古时期,人心淳朴,所以神仙是与人的交往是很密切的。后来人心多了机变,人神渐渐疏远。”

    “‘人心’一说恐怕不能服众。”李克用哈哈笑道。

    被箫、李二人夹攻,孙少仙一时没有思路,好在老大哥临危不乱,便从根儿上开始捋:“降神嘛,就是神仙听到乐声降到人间。所以这乐声只是沟通人神的一种灵媒。”

    “这灵媒为什么现在不灵了?”李克用不肯放松。

    “这说起来就有点远了。相传黄帝吹九寸之管,为黄钟正声,半之为清声,倍之为缓声,三分损益之,成十二率……”

    “啥意思?”孙少仙的话,大家都不太懂,只是萧玄衣问了出来。

    “我们的老祖宗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有一回他发现,把竹管减短,吹出来的声音清越一些,把竹管加长,吹出来的声音沉缓一些……”

    “我觉得不是那回事。”萧玄衣辩驳道:“竹管不管长短,都吹不响。吹火还差不多。”

    “把一头堵上能吹响。”鲁奇插了一句。

    “你的箫怎么能吹响?”孙少仙问。

    “我的箫上面有吹孔。”

    “黄帝吹的那种竹管其实是一种简单的乐器,不是把竹子截断拿来就吹的那种。”

    “九寸之管不是你说的吗?”

    “是古人说的好不好,古人说话比较含蓄,比如用万乘代指君王,兜鍪代指甲士。九寸之管就是一根九寸长的竹管做成的乐器。”

    对于无知者的提问,有时候必须用更高深的解答方式。见萧、李二人嗫嚅无言,孙少仙继续发挥:“黄帝就把九寸长的竹管发出的声音作为黄钟正声,也就是宫声。然后再做一个十二寸的竹管,也就是加长三分之一,发出来的声音定为徵声。再把十二寸去掉三分之一,也就是八寸,发出的声音作为商声,按照这个规律,依次得出羽声,角声,这下五音就全了。”

    “不是成十二率吗?”莫聪心细。

    孙少仙思索一会儿,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商声是八寸竹管发出来的,八寸竹管加长三分之一是多少?”

    “这个……没有精确的数字。”八除以三不尽。

    孙少仙点点头:“古人用了很多法子,最多也就能精准的推出五率,五率之后就没法精准了。所以就把“宫,商,角,徵,羽”作为音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