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67章.离京之前.(第1/3页)  摄政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
    第二天的早朝之上陆续发生了好几件震动朝野的大事情。
    随着早朝开始当德庆皇帝驾临太和殿之后正准备要向百官宣布赵俊臣与周尚景二人皆是要暂时出京巡察的事情就突然见到有好几位朝廷官员迫不及待的主动跳了出来。
    这些官员出列之后就皆是猛烈弹劾前任大理寺卿、即将要赴任山东巡抚的方世文表示方世文在担任大理寺卿期间多次以权谋私、判决了大量的冤假错案让百姓们怨声载道、国不将国云云。
    有趣的是这些官员大肆弹劾方世文之际又表示他们并没有掌握任何确凿证据但现任大理寺卿、大儒杨洵已经收集到了大量的人证物证足以证明方世文的诸般罪行。
    这件事情自然是出于周尚景与赵俊臣的谋划也是他们二人昨天交谈之际所议定的诸般对策之一。
    事实上赵俊臣与周尚景二人早就达成的交易要设法扳倒方世文、让山东巡抚的位置再次空缺然后则是两党共同支持赵俊臣的朋党、山东布政使李立德接任山东巡抚的空缺而赵俊臣则是投桃报李、全力支持不久前刚被罢免的前任山东巡抚陆远安接任陕西巡抚的空缺。
    原本像是这种涉及到封疆大吏的事情必然是要徐徐图之也必然要经过大量的庙堂争议与利益交换而且赵俊臣与周尚景二人最初乃是指望现任大理寺卿杨洵亲自出面扳倒方世文认为杨洵一向是眼里不容沙子当他发现方世文多年以来的诸般罪责之后必然会第一时间站出来公开弹劾。
    谁曾想杨洵虽然是眼里不容沙子、性格公正但他也一向是做事严谨、最为看重审案定罪之际的证据确凿所以杨洵从赵俊臣那里听说了方世文的诸般罪行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就急匆匆的跳出来表态弹劾这段时间一直都在设法收集人证物证打算等到诸般证据皆是不容辩驳之后再出面向德庆皇帝弹劾方世文的罪行。
    刚开始的时候赵俊臣与周尚景二人倒也不急着这几天时间一直都在耐心等待但现在庙堂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他们二人接下来一段时间皆是要出京巡视这件事情自然也就不能再拖了否则山东巡抚与陕西巡抚的位置很有可能就会落在旁人手里。
    也正是出于这般考虑周尚景与赵俊臣二人才会安排一部分朝廷官员率先站出来弹劾方世文就是为了强迫杨洵提前表明态度、揭露方世文的罪行然后就可以赶在他们离开京城之前扳倒方世文进而是趁机确定山东巡抚与陕西巡抚的任命。
    而这件事情的后续发展也正如周、赵二人所预料一般当德庆皇帝听说杨洵已经掌握了大量人证物证之后立刻就征询了杨洵的意见。
    面对德庆皇帝的征询杨洵无奈之下只好是把自己目前所掌握的诸般证据尽数禀报了出来。
    在杨洵这样的法学大家眼里他目前所掌握的这些证据依然还不够确凿与周密也还有一丝翻案的可能但德庆皇帝却不似杨洵一般讲究严谨当他听到杨洵所禀报的诸般证据之后当场就确定了方世文的罪行。
    这般情况下再加上周、赵二党官员的纷纷弹劾、以及部分中立官员的落井下石营造出了一种群情鼎沸、人神共愤的局面德庆皇帝更没有任何犹豫很快就把方世文罢官定罪了。
    在德庆皇帝眼中方世文至始至终都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小人物罢了处理之际也不会有任何犹豫。
    但事情发展到这一步随着方世文尚未赴任就被罢免定罪早朝之上的话题很快就转向了山东巡抚的委任。
    与此同时空缺长达数月时间之久的陕西巡抚之位也被某些官员趁机再次提及。
    两个封疆大吏的任命自然是引发了朝中各派势力的激烈抢夺与争吵。
    也就在这般情况之下以周尚景与赵俊臣二人为首“周党”与“赵党”众官员纷纷站出来表态支持由李立德与陆远安二人分别担任山东与陕西二地的巡抚之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