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58章.事端开启(三).(第1/3页)  摄政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
    赵俊臣这次主动参与到周尚景的计划之中不仅是为了联合周尚景一同坑害七皇子朱和坚也是想要浑水摸鱼、趁机为自己攫取好处。
    现如今因为时间上已经来不及的缘故赵俊臣不敢在暗中搞太多小动作否则就会有可能影响到周尚景的计划成败可谓是舍本逐末、因小失大只能是尽量配合周尚景的计划行事。
    不过反复翻看了周尚景的密信内容之后赵俊臣心中不断推演着南京方面的未来局势发展依然是敏锐的寻到了好几处切入点能让自己在不影响计划全局的情况下攫取一定的利益好处。
    譬如说……南京国子监、南京都察院、以及南京僧道司!
    自从靖难之役以后明朝就一直是拥有两套行政班底北京、南京各有一套京城中枢所拥有的各大衙门南京官场往往也会拥有有相同机构。
    京城中枢有六部衙门南京官场也有六部衙门京城中枢有都察院南京官场也有都察院京城中枢有国子监南京官场自然也有国子监。
    这一次朝廷中枢针对南京官场的收权计划只针对于南京六部所以南京国子监、南京都察院、以及南京僧道司等等衙门的权力依然还会延续一定时间。
    而这些衙门的权力也同样不小。
    就以南京国子监为例下辖着明朝四大书院之首的应天书院、明朝规模最大的南京贡院、以及技术实力与影响力皆是最为雄厚的江南书局!
    其中应天书院就像是京城国子监一般拥有招收贡生的权力院内众位教授一个个皆是当世大儒院内贡生不仅是享有这个时代最好的教育资源更还可以直接参加科举。
    考虑到江南境内的文化荟萃应天书院自然是汇聚了大量人才就连当初的赵山才也是应天书院出身——赵山才曾经被称作“江南才子”年纪轻轻就拥有诺大名气也是因为他当初在应天书院读书期间表现鹤立鸡群的缘故。
    事实上相较于京城国子监如今早已是沦为了勋贵子弟的镀金之地应天书院的人才质量还要更高一点。
    至于南京贡院则是明朝时期规模最大的科考场所明朝官员至少有一半人乃是从南京贡院考出来的。
    还有江南书局拥有这个时代最强的刊印技术明朝时期的各类主流书籍也有三分之一乃是由江南书局负责刊印与流通。
    简而言之若论在明朝读书人心目之中的影响力南京国子监还要远在京城国子监之上!
    至于南京都察院则是清流们除了京城都察院之外的另一个大本营肩负着监察南方各地官场之权责更还是清流势力的造血与养老之地。
    简而言之清流之中若是冒出了一位优秀新人往往都会率先安排到南京都察院历练一段时间趁机养望造势等到这位清流新人的声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调任到京城都察院任职藉此来源源不断的为清流势力提供新鲜血液。
    与此同时庙堂中枢的清流们若是不小心栽了跟头又或者是到处弹劾之际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往往也会离开京城都察院、前往南京都察院躲避风头虽然已是很难重返京城中枢但至少可以保证全身而退。
    而且清流们又凭借着南京都察院的监察南方官场之权也可以不断经营人脉、增强底蕴为他们的家族基业保驾护航。
    再说南京僧道司也同样是管辖着南方各地的宗教大权南方各地的佛道势力若是想要新建僧院道观皆是需要获得南京僧道司的许可南方各地的僧院道观若是想要招收新的僧人道士也皆是需要南京僧道司发放度牒。
    这三大衙门的权力影响皆是不可小觑在南直隶境内尤其是根深蒂固对于赵俊臣的未来计划也皆是可以提供助益。
    于是赵俊臣经过认真思索之后已经决定选择南京国子监、南京都察院、南京僧道司这三大衙门作为切入点趁着南京官场的变动再次扩张自己的势力影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