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48章.逼迫(八).(第1/3页)  摄政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
    近年以来朝中百官与赵俊臣相互攻讦之际所学到的最重要一点经验就是——绝对不要纠缠与质疑赵俊臣所提及的任何钱粮数目否则就一定是自己丢人现眼。
    有时候赵俊臣会刻意夸大某些事情所需要的钱粮支出但你若是当众质疑这个数字过高赵俊臣就一定会罗列出一大串的开销细项然后则是详细阐述这些开销细项的必要性最终不仅会把你驳得理屈词穷还会当众讥讽你自作聪明、脱离实际只懂得夸夸其谈、坐而论道却完全不懂得百姓生计。
    有时候赵俊臣也会刻意压低某些方面的钱粮开销但你若是表态反对这个数字过低赵俊臣也会当场列举一系列的节省方案详细解释某些开销毫无作用、完全可以削减再次把你驳得哑口无言之余还会“善意”的公开劝诫你身为朝廷官员切不要只顾着自命不凡、好大喜功还要明白柴米油盐、五谷之分。
    除此之外赵俊臣更是深谙“此一时彼一时”的双标手段永远都能说出一番道理简直就是立于不败之地也完全就是排挤异见的学阀作派。
    简而言之无论是党争攻讦、还是朝廷政务赵俊臣绝大多数时候都是谦逊有礼、保持克制偶尔也会审时度势、妥协退让。
    然而一旦是涉及到与钱粮收支相关之事赵俊臣就一定会寸步不让、固执己见不仅要一丝不差的完全落实自己的最初意图而且还会占尽道理、追穷猛打、让你当众难堪完全不留情面。
    赵俊臣的这般做法就是为了彻底确立自己在朝廷财政方面毋庸置疑的权威性不断强化自己对于国库钱粮收支的控制力与话语权也趁机把“朝廷财政离不开赵俊臣”的概念深入人心。
    对于这般情况百官之中自然也会有人心中不服但不服也要憋着否则就是自讨羞辱。
    时至今日赵俊臣在朝廷财政方面已是积威极深即使是德庆皇帝与周尚景二人也被赵俊臣打上了“思想钢印”认定了满朝百官之中唯有赵俊臣一人可以妥善解决朝廷目前的粮荒难题。
    今天的朝议期间情况也是如此。
    赵俊臣详细列举了一系列与海漕相关的庞大开支之后百官之中虽然也有人认为赵俊臣所列举的数字颇有夸大其辞、危言耸听之嫌但一时间竟是无一人敢站出来表态质疑生怕自己会在赵俊臣的驳斥之下当众丢人现眼。
    德庆皇帝更是因为赵俊臣的这般表态当场就宣布了漕运之事不必再议迅速终结了相关话题。
    *
    早朝结束之后程远道表情间充满了不甘之意怒瞪了赵俊臣一眼之后就率领着清流们纷纷离开了太和殿。
    对于程远道本人而言他其实并不是特别在意漕运衙门的贪墨奢靡也并不是特别在意海漕之事的成功与否他主动挑起河漕与海漕之争最终胜负并不重要主要是想要掀起一场旷日持久的朝堂大辩论然后他就可以趁机提振清流们日渐衰落的士气与心气。
    近百年以来庙堂之中每当是出现河漕与海漕之争就一定是争论不休、旷日持久所以才让“周党”众人暗暗忌惮。
    然而就因为赵俊臣的明褒暗贬用一连串的惊人数字吓住了满朝君臣河漕与海漕之争竟是嘎然而止清流们的士气与心气不仅没有提振反而是再次受到重创。
    这样一来程远道自然是对赵俊臣恨之入骨却又无可奈何。
    赵俊臣也完全没有在意程远道的怒瞪等到朝会结束之后就在“赵党”众人的拥簇之下迈步走到了周尚景的面前。
    见到赵俊臣的迈步靠近包括周尚景在内的几位“周党”核心人物皆是善意微笑点头显然是极为满意赵俊臣的表现两派之间的关系至此也算是暂时化敌为友了。
    走到周尚景面前之后赵俊臣并没有再谈早朝上的事情只是表情关切的问道:“周首辅您接下来是要前往文华阁处理公务?还是直接返回周府休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