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31章.辩法.(第1/4页)  摄政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
    只见赵俊臣摆出一副学术讨论的架势一边翻着杨洵的几篇著作一边是开口问道:“在晚辈看来杨大儒您这几篇著作的内容总结起来大概就是五点;
    其一朝廷应该制定全面且又详细的法律条文规范世人的行为让天下人的一举一动皆是有法可依;其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官民理应同罪;其三法律不仅要约束世人也还要约束官府与朝廷;其四朝廷与官府不应该干涉司法的正常执行;其五于民而言法无禁止皆可行于官而言法无允许皆不准……
    关于晚辈所总结的这五点?杨大儒您是否还有补充的?”
    听到赵俊臣的这般说法杨洵当即是大为惊讶杨洵身后的江淳、江正两弟子这个时候更是不可思议的看着赵俊臣。
    这还是杨洵第一次见到有人可以这般精准全面的总结自己的观念就连他的几位弟子也做不到。
    甚至于绝大多数读书人看过杨洵的著作之后根本都无法理解杨洵真正想要表述的内容。
    于是杨洵的表情顿时就凝重了起来隐约间也有些兴奋当即是点头道:“正是如此赵阁臣好眼光、好智慧就算是老夫本人恐怕也不能总结得更好了。”
    赵俊臣先是笑了一笑道:“杨大儒您过誉了晚辈只是在读过您这几篇著作之际颇有感悟所以更为用心罢了。”
    随后赵俊臣的表情也恢复了严肃继续问道:“若是把这五点进一步总结的话那是不是可以说……朝廷法令大于一切乃是官民行事之际的唯一准则更还是治世牧民的根基?”
    杨洵再次点头然后就安静等待赵俊臣说出自己的见解同样是一副专心探讨学术的样子。
    在杨洵的注视之下赵俊臣也缓缓说出了自己的见解:“但在晚辈看来则是朝野稳定、百姓安生大于一切朝廷法令乃是官民行事之际的优先准则更还是治世牧民的最重要支柱!”
    杨洵顿时是面色一变他当然能听懂赵俊臣的言中深意。
    两人的论点看似是极为相近但实际上则是有着极大差异。
    在杨洵看来朝廷法令大于一切因为完全且又公正的法律一旦是顺利执行就必然是朝野稳定、百姓安生两者乃是一回事;
    而赵俊臣则是说朝野稳定、百姓安生大于一切也就意味着赵俊臣认为这两者并不是一回事就算是朝廷法令完善且又公正并且还能顺利执行也并不意味着朝野稳定、百姓安生。
    在杨洵看来朝廷法令乃是官民行事的唯一准则也就是说任何事情都要遵守法令但赵俊臣则是认为朝廷法令乃是官民行事的优先准则这就意味着官民做事的准则并不止一条特殊情况下完全可以无视朝廷法令。
    在杨洵看来朝廷法令乃是治世牧民的根基而根基是不可或缺的房子没了根基就会立刻崩塌而赵俊臣则是认为朝廷法令乃是治世牧民的重要支柱房子失去支柱之后固然会变成危房但未必就会立刻崩塌。
    想明白了这些不同之后杨洵也就想明白了赵俊臣的大致理念。
    显然在赵俊臣的眼里朝廷法令只是一种必要手段这种手段与经济发展、政治治理、军事战争、民心控制等等手段相比并没有更高的优先级虽然是不可或缺但也并不是独一无二。
    于是杨洵当即就摇头否认道:“老夫这十年以来一直居于云贵已是认清了云贵境内的乱象不断就是因为法令不完善、执行不到位的缘故只要是法令完善、顺利执行那老夫这些年所见到的任何冲突与混乱都将是不复存在不仅是朝野局势可以稳定、百姓也可以安乐生活这就是老夫近年来逐渐转变观点的重要原因!
    发现了这般情况之后老夫又是遍观史书重温了历朝历代的兴衰胜败亦是发现历朝历代的衰败原因皆是因为法令之不完善、执行之不到位的缘故!
    老夫大概可以猜到赵阁臣的想法恐怕在赵阁臣眼中律法一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