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77章.疑云.(第1/4页)  摄政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
    在嘉庆年间明朝的衮衮诸公终于是逐渐意识到了一个严峻现实那就是——朝廷恩养藩王的开支过于巨大国库已经难堪重负——于是就出台了著名的《宗藩条例》。
    《宗藩条例》的内容总计有六十七条其核心内容有三其一是严格控制藩王们的妻妾人数;其二是提升藩王子弟的赐爵标准;其三则是对藩王们的开支进行财政核算削减大笔无用开支减少原定的俸禄数额。
    从那以后藩王们从袭爵、赐田、再到日常开支皆是受到了严格监管曾是短暂压制了藩宗们的挥霍无度也曾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朝廷供养藩王的负担释放了一定的民力。
    然而政策固然是有了但执行就是另一回事了。
    事实上自嘉庆皇帝颁布了《宗藩条理》以后效果仅是持续了很短一段时间后继的诸位明朝皇帝很快就把《宗藩条理》抛在脑后、视若无物为自己的儿孙赐爵封地之际依然是格外的出手大方生怕他们那些脑满肠肥、不学无术的子孙会受到委屈。
    以万历皇帝的四弟潞王朱翊镠为例封藩之际所赏赐的土地面积竟是高达万倾之多随后又通过“奏讨景王遗业”的手段将名下田产扩张到了四万倾之巨近乎是占尽了湖广的全部良田;
    再等到福王朱常洵封藩之际万历皇帝更是大笔一挥直接赐下良田四万倾最终还是福王自己害怕成为众矢之的主动请旨减半;
    又到了天启年间天启皇帝在湖广、陕西等地分别赐予惠王、瑞王、桂王庄田各三万顷但地方官实在是已经刮不出这么多土地于是天启皇帝就强令摊派给四川、山西、河南等地。
    再加上藩王们每年的禄米、禄银也皆是天文数字他们的土地兼并、走私偷税等等行径更是极大的损害了朝廷的整体利益可以说明朝为了供养这些蛀虫早就已是不堪重负了。
    这一现象直到这个世界的崇祯皇帝上位之后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朝廷的钱粮压力、百姓的严苛重担也才稍稍缓解了一二。
    再等到如今的德庆皇帝继承大统之后更是花费了不少心思削减藩王们的恩养支出多年以来也算是卓有成效。
    在暗地里包括赵俊臣在内朝廷的官员与勋贵们皆是会怨怼德庆皇帝的吝啬自私也时常会因为德庆皇帝的刻薄寡恩而惶惶不安。
    但客观来讲在治国方面德庆皇帝的吝啬自私、刻薄寡恩固然是让忠臣寒心但总体而言却还是利大于弊的。
    举例来讲正因为德庆皇帝的吝啬薄情所以他从来都不会顾念宗室血脉的情谊每当是他的兄弟与儿侄们封藩之际德庆皇帝总是表现得极为小气就别说像是万历、天启等皇帝那般动辄就赏赐良田万倾了哪怕只是赏赐两三千顷田地都能让他肉痛不已这无疑是很大程度上减缓了朝廷恩养宗室的压力增涨。
    与此同时也正是因为德庆皇帝的刻薄寡恩时常会出手敲打与削弱各地的藩宗势力自从德庆皇帝登基之后被囚禁在中都凤阳的宗室子弟足足是增涨了两倍有余几乎每年都会有皇亲贵胄因为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过错而遭到废黜囚禁家产也被尽数查抄充公每年封爵的宗室子弟数量则是减少了三成有余进而是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朝廷的相关负担。
    德庆皇帝不仅是这般对待宗室与藩王的对待庙堂里那些权臣贪官之际德庆皇帝的手段还要更为强硬像是温观良、黄有容、沈常茂等等都曾是显赫一时的权臣但他们在失势倒台之际却也都是脱了好几层皮把自己大半家财献给德庆皇帝之后才得以平平安安的告老还乡。
    当然德庆皇帝的这些做法并非是出于公心而只是为了充实内帑、为己敛财罢了但客观上确实是发挥了正面作用。
    可以说德庆皇帝固然是好大喜功、贪得无厌有着各种各样的缺点但只凭他对待宗室与权臣的狠辣无情就足以让他的功绩在明朝历代皇帝之中排名相当靠前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