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33章.历史进程.(第1/3页)  摄政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
    在赵俊臣所熟知的那个历史时空后人有一种观点认为“明亡于东林党”。
    这种观点显然是过于偏激了但不可否认的是东林党在明朝的灭亡过程中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澜作用。
    而东林党实质上就是徽商们的朝堂代言人。
    但别看东林党在明末时期的风头一时无二它实际上并没有抗衡皇权的能力曾一度被魏忠贤整治得毫无还手之力只是因为崇祯皇帝登基之后就一直在作死的道路上狂奔不止各种神仙操作之下才让东林党的势力逐渐坐大。
    而赵俊臣如今所在的历史时空之中崇祯皇帝却是一位政治手段合格的“中兴之主”所以东林党不仅没有势大东林党背后的徽商势力也遭到了惨痛打压再也不敢利用自身财力操纵朝堂。
    直到赵俊臣出现之前徽商们一直都不敢在庙堂中枢为自己寻找新的代言人一度是丧失了所有的政治欲望——当然晋商们也是相同情况。
    在赵俊臣看来朝堂的局势走向固然不能任由一群商人躲在幕后暗中操纵但若是徽商与晋商的政治欲望被压制得太狠也同样是过犹不及了。
    明朝若是想要再次走向强盛就必须要集合所有可以利用力量正所谓“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商人们的力量也是不可或缺。
    现如今眼看到徽商们再次恢复了政治野心赵俊臣自然是有些欣慰。
    更何况赵俊臣还是徽商们目前在庙堂中枢的唯一利益代言人当他们重燃政治野心之后支持赵俊臣的力度也会再次增强。
    不过徽商们的政治野心若是不受控制、膨胀太快那就是一件需要警惕的事情了。
    就比如现在徽商们想要吞并漕运衙门的部分权责这明显就是他们的政治野心逐渐失控的迹象完全没有设想过这件事情的困难与后果!
    沈常茂的漕船走私案被揭发之后德庆皇帝只是罢免了沈常茂的官职却完全没有追究漕运衙门的责任这不仅是因为漕运衙门的后台是周尚景、有周尚景帮忙摘脱干系的缘故也是因为漕运衙门的位置太过于敏感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即使是德庆皇帝也不敢轻易让漕运衙门陷入动荡之中。
    漕运衙门的敏感之处主要是缘于两部分首先就像是白明宇所说一般漕运衙门所负责的漕粮与漕银之事关系到了明朝的国本绝不可轻动;其次则是因为漕运衙门下面还控制着十五万余名漕工漕运乃是漕工们的衣食所系一旦是漕运衙门乱了套十余万漕工也很快就会失控到时候的局势就会一发不可收拾!
    周尚景在庙堂中枢的势力范围主要是集中于三个部分——分别是吏部、翰林院、以及漕运衙门!
    其中吏部衙门乃是“周党”的核心之处翰林院则是为“周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备人才漕运衙门更是“周党”的财源之所在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周党”的强大根本。
    德庆皇帝与周尚景这些年来的明争暗斗从未间断也曾经屡次对吏部衙门与翰林院动手但他从来都没有动过漕运衙门就是因为德庆皇帝心中明白漕运衙门的棘手之处。
    任谁都知道漕运衙门的积弊甚重但就连德庆皇帝也不敢轻易触动徽商们这个时候却是想要吞并漕运衙门的部分权职简直就是异想天开、因贪失智!
    即使是不谈漕运衙门的诸般敏感之处它背后还站着一个周尚景呢!
    若是动了漕运衙门就等于是动了“周党”的财源也就必然要面临周尚景的全力报复即使是赵俊臣也未必可以承担这般后果必须要三思而后行!
    赵俊臣也有野心较之徽商们还要更大许多但实现野心的时候却是需要量力而行。
    *
    “步子迈太大会扯到x。”
    听到几位徽商领袖的暗示之后赵俊臣当场就想要借用这句话来敲打他们。
    不过赵俊臣已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