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16章.入阁辅政初体验(三).(第1/4页)  摄政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
    最初来到这个时代的时候赵俊臣根据自己对于历史进程的浅薄了解也曾把建州女真视为心腹大患。
    不过当赵俊臣认真了解了建州女真的详细情况之后心中忌惮反倒是降低了一层。
    在赵俊臣所熟悉的历史时空之中建州女真之所以能够入主中原主要还是缘于三点原因首先是崇祯皇帝的决策错误、自己作死;其次是明朝内部有流寇之患、自顾不暇;最后则是辽东军镇的养寇自重一直都没有赶尽杀绝。
    即使是这样建州女真想要顺利入关还需要吴三桂的“冲冠一怒为红颜”相配合。
    实际上建州女真的威胁并没有想象中那般大后世也只是因为成王败寇的缘故才把建州女真看作是明朝的最大威胁。
    随便举个例子在赵俊臣所熟悉的那个历史时空之中直到天启皇帝殡天之前明朝一直是坚持着在辽西境内坚壁清野的战术这就让建州女真的后勤补给不断拉长结果是建州女真“国中大饥斗米价银八两人有相食”绝对是元气大伤。
    这个战术可谓是成效显著让建州女真束手无策就是太耗银子后世争议极大的袁崇焕就认为明朝应该毕其功于一役还向天启皇帝陈诉了自己的平辽方略又提出了修建堡垒可以困死努尔哈赤的建议但天启皇帝被后人戏称为木匠皇帝却也不是吃素的向袁崇焕连续询问了好几个专业性问题袁崇焕却是讷讷无言于是天启皇帝的最终结论就是“胜无轻谈”。
    只可惜崇祯皇帝登基之后对于袁崇焕所夸口的平辽方略却是很感兴趣也重用了袁崇焕于是明朝就开始了屡次向建州女真“千里送军粮”的壮举明朝的衰败也是从这里开始了。
    但这个完全不同的历史时空之中崇祯皇帝却是一个能力合格的皇帝依然是延续着天启皇帝的做法哪怕是建州女真的野心不减、也算是奋发图强但一直都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浪。
    所以赵俊臣对于建州女真一向是态度复杂一方面是发自内心深处的警惕认为建州女真迟早都会生出事端另一方面又觉得朝廷只需要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就完全不必太过于担忧建州女真的威胁。
    *
    此时赵俊臣低头看着手里的几份奏疏也很快是眉头拧成一团。
    奏疏共有三份分别来自于建州女真、辽东军镇、以及宣府军镇。
    首先是来自于建州女真的一封降表。
    在赵俊臣看来这份文字内容与其说是降表还不如说是一场交易。
    简而言之建州女真表示他们愿意向德庆皇帝称臣纳贡从今往后不再是轻启战端但前提是朝廷必须要接受建州女真的一系列条件。
    条件之一是朝廷必须要支援建州女真三百万石粮草、一万件各类铁器、以及大量的耕牛农具。
    条件之二则是双方互市而且还不是常见的那种在双方疆土交界处开辟一个交易市场而是朝廷要允许建州女真的商队今后可以深入明朝疆土、自行采购物资……当然根据平等互惠的原则明朝的商队也可以进入建州女真的势力范围。
    条件之三要求朝廷削减辽东军镇的兵力当然建州女真也同样会削减他们布置在辽东前线的兵力以营造双方休战的互信条件。
    条件之四朝廷与建州女真互不侵犯双方在蒙古草原的势力范围建州女真将会承认明朝在河套地区的统治也不会干涉朝廷针对蒙古右翼各部落的军事行动但朝廷也必须要认可建州女真对于蒙古左翼各部落的管辖权。
    如此等等总计有十几个条件。
    看到这些内容赵俊臣只觉得又好气又好笑认为建州女真的这些条件实在是贪得无厌、痴心妄想但同时又有些左右为难。
    让赵俊臣左右为难的原因则是缘于辽东军镇与宣府军镇的两份奏疏。
    因为建州女真的主动请降辽东军镇也向朝廷中枢呈送了自己的意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