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7章 逛青楼下(第1/2页)  看戏到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青楼毕竟是个高消费的场所,因此这种地方也是装修得非常富丽堂皇。别的咱就不多说了。就拿这满春院用来照明的油灯来说吧,她那的油灯都是比别处地方的特别。

    这满春院竟然请了名工巧匠,仿造出了秦时的“青玉五枝灯”,放于大厅四周用来照明。(汉代刘歆的《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入咸阳宫,秦有青玉五枝灯,高七尺五寸,下作蟠螭,口衔灯,燃则鳞甲皆动,焕炳若列星盈盈。)造这东西可是要花大价钱才能办到的啊!如果不是曹操在游志旁边做免费的向导和讲解,游志他还真的是不知道这烛台的来历及昂贵的价格。

    不仅如此,这满春楼还胆敢仿效宫灯(此时朝廷**昏庸,因此无力约束民间行为)。这宫灯以细木为骨架镶以绢纱,并在外表绘以各种男女图案的彩绘(宫里一般是绘上些山水花鸟、龙凤呈祥、福寿延年、吉祥如意等图案,不过这青楼却自作主张把它改成了男女之事的图案而已)。这还好游志是来自后世有些抵抗力了,如要换作一个本分的正常古人来到这里,且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此香艳入骨的图案,真怕是会当场流下鼻血来啊!

    题外话:宫灯又称宫廷花灯,是中国彩灯中最富有特色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宫灯始于东汉,盛于隋唐,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宫灯顾名思义是皇宫中用的灯。它主要是些以细木为骨架镶以绢纱或玻璃(唐以后出现琉璃),并在外面绘以各种图案的彩绘灯。宫灯它以雍容华贵、充满宫廷气派而闻名于世。由于宫灯长期为宫廷所用,因此除去照明之外,它还要配上了精细复杂的装饰以显示帝王的富贵和奢华。正统的宫灯照型为八角、六角、四角型的,且各面画屏图案内容多为龙凤呈祥、福寿延年、吉祥如意等寓意美好的图像。

    其实这也都不算什么,这满春楼为了摆阔气。竟然还敢用蜡烛来照明。大家千万不要感觉到奇怪,这用蜡烛有什么好奇怪的?当然在现代是没有什么奇怪的,但是这东西要放到几千年前的古代那可就珍贵了!

    这“蜡烛”在先秦上古时期便有出现。当时人把艾蒿和芦苇扎成一束,然后蘸上一些动物油脂再点燃用作照明之用,后来又有人把一根空心的芦苇用布缠上,里面灌上蜜蜡点燃,这便是蜡烛的雏形。

    可是这蜡烛的普及和演变却经历了一个很漫长的历史时期(直到1825年,舍夫勒尔和盖·吕萨克获得了生产石蜡硬脂蜡烛的专利。这才标志着正真意义的现代蜡烛的出现),在《西京杂记》中记载,汉朝时南越向高帝进贡的贡品当中有蜡烛。有说法认为当时在寒食节禁火的时候君王赏赐给侯爵以上的官员和上品官员才会给蜡烛,这说明当时的蜡烛是极为稀少的物品。(《西京杂记》“闽越王献高帝.....蜜烛二百支”)

    这蜡烛的珍贵,在汉朝都已经变成了外交的贡品和帝王的赏赐物。足可见“蜡烛”在当时是多么的珍贵!而这满春楼竟然把这蜡烛当做普通照明工具来用。(这可是消耗品,用完就没了!)

    游志来这汉末已经几个月了,大部分的时候,晚上天黑时不是摸夜,那就是点着微弱的油灯过着。这突然在一个地方看到后世才有的灯火辉煌和酒光食色,那自然也是感觉这地方高档了许多。

    “呦,曹公子您来了呀?怎么今日还带着人来照顾奴家的生意啊!”只见一个长相妖娆的中年女子用绢丝圆扇摇晃着来到曹操跟前并打招呼道。

    “志才,这便是这里的老鸨也是老板娘,春姐!”曹操倒是诺诺大方地给游志介绍着满春院的老板。

    “春姐好!在下戏游......”游志因为第一次来到这种地方,不免有些紧张,因此开场白竟然是想来个自我介绍。

    “嗨,来了就客!雪柔,你过来照顾曹公子。来,戏公子,这边请。让奴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