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0章 好人郭丰(第1/2页)  看戏到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公元184年4月25日,辅军校尉董越拿着董卓向朝廷开具的购粮文书,驻军于阳城县郊。此时这颍川阳翟县以东全是黄巾乱党!董越为了减少冲突,一般都是在颍川西北一带购买粮食。

    好巧不巧,今日也正是王和受游志之命外出购粮之时。这大战在急,各地粮食那是十分紧张,熟悉颍川的王和与董越征粮队正好在这阳翟与阳城之间的长庄相遇了!

    这长庄靠近颍水,地势平坦开阔。此地产粮颇丰,所以此处建有一庄,名曰“长庄”。庄主名为郭丰。郭丰乐善好施,为人宽厚通达,所以远近之人多有攀附!这郭丰育有一子,名曰:“郭嘉”。嘉年约十四,此子聪慧过人,机谋善断,这般二七年纪(十四岁)却是已经名满乡里了!

    王和等人带上驴车马匹,来到长庄。只见那不远处,依稀可以看到袅袅的炊烟和聚集的村落。这古道田埂,农人来往不息!此情此景却与这黄巾乱世判若两别!

    谁能想到,这乱世之中还有此安和祥荣之地。

    王和拱手对田边一农者说道:“劳烦农汉,敢问庄主可在庄上?”

    那农汉忙一欠身,回道:“回先生话,庄主正在庄上。”

    王和回谢后,带上车马人手朝庄内行去。

    此时庄内,那郭丰正与一人在厅内攀谈着。

    这人正是辅军校尉董越帐下,骑都尉郭汜门下军候伍习。

    郭丰对着伍习说道:“伍将军,小庄确实是没有那么多军粮可售啊,还望将军见谅!”

    那伍习骄横地说道:“郭庄主!我家董太守可是要为国讨贼的,这购粮以资军用,庄主可不要怠慢了!况且这区区万石军粮,我想这庄上是定能拿得出来的!”

    由于中国每个时代“石”的重量单位是不一样的,为了的“石”都统一设置为31公斤(62斤左右)。

    郭丰细汗满头,连忙解释道:“将军莫要说笑,本庄人丁单薄,非比那许县的陈家(陈群家族),长社钟家(钟繇家族)和那颍阴荀家(荀彧家族)。本庄人丁不过五百,现庄上存粮也只有区区万石上下,若将军全部拿去,我庄上下老小如何过活?况且将军购粮,出钱比那太平盛世还要少上许多。将军,你叫我如何卖得!?”

    原来,这伍习奉董越之命出来购粮,本来董越从董卓那领了两百万钱(五铢钱)。可是董越却给伍习一百五十万钱去购粮!而那伍习也上行下效,只拿出五十万钱来郭丰庄上购粮!若是在太平盛世这也要六十万钱,方可以购买万石军粮。但现在是这汉末乱世,物价飞涨!原来万石粮食六十几万钱就可买到,现在却涨到百万之巨。伍习想要用五十万钱买粮,除非那郭丰脑子秀逗了,自己去倒贴五十万钱不可。

    伍习恼羞成怒道:“汝等奸诈小辈,不思为国效力!却在这钱粮上斤斤计较!国若将亡。汝等还差那五十万钱买棺材不成!?”

    郭丰羞愧道:“将军恕罪,本庄力少人稀,这确实是一桩亏本买卖,何况本庄存粮也只有万石上下,如若全部卖去,我庄也无法继续过活啊!要不,将军去别家购买?”

    伍习怒道:“郭庄主莫非急昏了头!这颍川郡内,除了这长庄没受黄巾之乱外,那其他几家哪个不是深壑高垒,卷缩在坞堡深墙之内,我军还没到其地界购粮,恐怕早就被黄巾乱民袭扰了!敢问,本将怎么安全地去那几家购粮!?”

    正当伍习与郭丰争执不下之时。

    正好郭丰的家仆入厅禀事:“庄主,阳翟县掾吏王先生有事来找!”此时郭丰正为如何应对伍习那无理的要求而头疼!没想到,这突然来了王和相找,郭丰此时正好借这机会暂避伍习。郭丰于是朗声说道:“请王先生进来!”

    伍习被这突如其来的王和打乱了购粮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