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一章 家的味道(第1/4页)  我不是钟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钟魁下到了井底。

    怪物的洞穴不大,但还算宽敞,那怪物修行阴邪的功法,性喜阴冷之地。

    洞口设计的很巧妙,用布帘挡住,不虞有光线露出,而让外面的人发现。但这里根就没有蜡烛、油灯之类的光源,显然那怪物很适应这黑暗的地下世界。

    这里的陈设简单,令人惊讶的则是这里很整洁。

    然而一株花卉吸引了钟魁的注意。

    自然界的花卉,五颜六色,一个比一个艳丽,唯独黑色的花在自然界中极为罕见。即便有,也大多是人工选择性培育的成果。

    眼前就有一株黑色的花卉,生于阴冷黑暗,不见日月,在钟魁带来的手电筒照射下,发出妖艳邪恶的光芒。整个植株只孤零零长有一朵黑花,竟然散发出一种淡淡的恶臭味。

    钟魁打量着四周,见角落里有一张矮几,上面端端正正摆放着一个木匣。

    打开木匣,见里面放着厚厚的古籍,分上、中、下三,捧在手里很有份量,上面写着“逍遥经”三个字。

    钟魁翻开书页,此书以部为“纲”,以类为“目”,包含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共十六部,每一部下面又分细类。里面记载了总数有五千两百七十种可供入药细类的来源、药性、功能和一些获得方法,又罗列了八千七百多种丹方,可谓是丹药大百科全书。

    从题跋上看,这书原应是古代先贤智慧之集大成者,后在两汉之际,被当时的方士发现并用后人可以看懂的文字重新编撰,连编者自己也坦承,史料之散佚,实物之罕见,仅供后来者鉴赏云云。

    后面书页上的空白处,则多了许多批注性的文字,从风格迥异的字迹上看,显然又出自汉代之后不同人之手,有些人的名字如雷贯耳。许多批注者都无一例外地感叹

    其书至宝,可窥大道,然时移世易,诸多宝物两汉时或可偶见一二,今已不见存世,无法验证,明珠暗投,甚为可惜。

    钟魁认为这部《逍遥经》是可信的,至少其中几个丹方可以跟自己师门传下来的丹方,极有渊源,可以得到一些佐证。

    他暗道,之所以许多看过这部经书的人为之惋惜,是因为自秦汉之际天地灵气已经发生重大转变,许多珍贵的炼制外丹的原材料因为无法生存下来,或者因为灵气的日益稀薄,材料身的性状也发生了变化,所以空有炼丹之法,没有材料,恰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能望洋兴叹。

    如今凤凰秘境重新现世,预示着天地重新发生根改变。钟魁又在凤凰山亲眼看到了各种奇花异草,这些奇花异草在秘境这样的世界中得以保存下来,这真是件幸事。

    包括钟魁在内,许多人相信,凤凰秘境绝不是孤例,这就意味着上古时代珍贵的药材可以重新得到发现和普及。

    只可惜当时在凤凰秘境的自己,跟许多人一样,根就不认识,只知道着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原则,凡是不认识的植物和果实,尽量拿走,白白糟蹋了不少。

    《逍遥经》的旁边,还放着一册子,那是老怪物的自述。这老怪物是宫中太监,姓陈,七岁时奉命伺候这座宅子的主人——一位颇受皇室重视的贝勒。

    那主人幼时便沉疴在身,一心想求生,从皇家典藏中找到了这部逍遥经,希望能找到一种起死回生的好丹药。陈太监就是主人最信赖的执行人。然而就在他找到了希望的时候,主人就要死了。

    在临死之际,主人点名要他喜爱的陈太监陪葬。

    陈太监天资聪慧,自宫中老太监处得到了修行的指点,略有心得,哪里想这样憋屈地死,他就带着《逍遥经》逃到了井底,从此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

    据陈太监自述,他在经书中看到一种名叫“黑尸花”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