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三章 不得不虑A(第1/2页)  旷古绝今一樵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二一七兄长,有什么急事吗

    二一八兄长今天

    二一九兄长过虑了吧

    二一七兄长,有什么急事吗

    佛像默默,

    青烟寞寞,

    山野之寺大多日子那一派幽邃里的一派幽静于常来找慧能体道究佛c谈古论今的曹候村众位乡绅,当然是竟日忘归之地了

    而翠山游步,花间染香,浓荫听蝉,岗上送日,枕石观萤,潭畔候月之中,慧能的时光,不仅因此情怡愿遂,且那无奈潜藏的阴影,也随之渐远渐去

    转眼之间,又到了一年天清气朗更山野五色斑斓为最的未秋阳春之交了,此中无论日阴日晴,或风或雨,每天目之所及那天地色调色彩的丰富和变幻,都会叫人为之醉心,为之迷离,况万里无云c金辉染林的此时此刻呢!

    这不,寺边沿溪一大片黄灿灿的野菊丛中,用过午斋持箕采摘也就一小会儿的慧能便对着万千小太阳般的金色花朵悠悠神逸了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志略兄异常推崇,自己更为敬仰的渊明先生,虽是自适性情回归了田园,但终还是心有不宁的吧?

    因为,

    结庐人境默默无闻,实乃“陇亩”之人的本然本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那一个悠字,虽人的自在之趣c自得之慰,但人悠悠之在意,或本身就深心实实难悠的些许消息吧

    采菊东篱存世本然c远世陶然c忘世浑然之中,人于天地万事万物心静神宁的真正之悠,若南山目之,或才会有所叹羡的吧——

    “采菊东篱下”,南山见悠然。

    故国故土归来之人是不是只有达此生命之境,那“山色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里,或才是人能悠c得悠c有悠真正的所因所缘呢

    因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人困扰纠结的百年生命之义于天地间的真正着落,有时还真就在那“欲辨已忘言”的一念之中啊,而这一念更念念之时,那身之所处c心之所宁c魂之所归,又谁说得清楚,辨得明白呢?

    大块大美之中,百年活着的真意,生命的此中之辨

    ~~“兄弟!”

    这时匆匆来找的刘志略已到跟前轻呼无应于是又紧接大声:“想什么呢,兄弟?”

    “我在想兄长,有什么急事吗?”

    杳杳神魂还未完全归身的慧能抬头怔怔之中这才注意到了刘志略的神情不仅有些疲惫,且还一付有出远门刚刚归来更急急的情形

    二一八兄长今天

    “我们去那边坐坐,好吗?”

    事情虽不是慧能所臆之急,但在刘志略的内里,又确如芒刺在背,令人不得不赶紧想办法有所应对才行,于是便指了指一边的石滩对慧能郑重其事。

    “兄长,怎不见小六子?”

    坐下之后,慧能又注意到了不仅乖乖没来,且也不见常常相随的小六子,可寺院门口拴着的那两匹极为熟悉的马又怎么回事

    “哦,前些日子随管家去广州了,可能过几天就会回来。”

    话中,刘志略的眼神似乎亮了一下,但欲言又止之后,神情反是更为凝重了。

    “兄长,有什么事就直说,不用担心我。”

    慧能这时才真正醒过了神来~~显然,兄长今日的状况,说明那急事一定与自己有关。

    “兄弟,记得上次相议人善人恶难教难改更人本性之时,你曾说过,佛祖若遇秉性冥顽之人,也是方便行事的吧?”

    经过大半年深入相处,刘志略更是了解慧能了——

    有些事情,你觉得异常严重,但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