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四章 毫厘两偈C(第1/2页)  旷古绝今一樵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七一一部浓缩的《楞伽》

    达摩东来,《楞伽》乃传道之依,印心之要。

    虽四祖将《文殊般若经》与之摆在了同一位置,弘忍大师更是分外推崇《金刚经》,但《楞伽》在宗门的地位,依然如山之重,如磐之稳。

    “东山法门,尽在秀矣!”

    不仅有言神秀特别擅长《楞伽》,更是可知可见弘忍大师于中的传承。

    去年大师就与神秀共同商议好了,要利用堂前廊壁描绘《楞伽》变相图以宏扬流传经中旨趣,因此前段时间里,三大间廊壁已按计划整饬一新,而派人联系的江州画师卢供奉,昨日也带着刚刚完成的样稿如约上山了

    ——一大早,五祖便向廊间走去,他想在现场再梳理一下构思,到时好与供奉最终敲定绘画的重点和布局,可远远的,却突见几行文字醒目于上了~~怎么回事?

    大师三步并作两步,急急想看个究竟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好精炼的文字!

    简直就是一部浓缩的《楞伽》。

    ——好漂亮的书法!

    三间步廊,即便颜色五彩,最终夺人眼目的,或将只此墨宝吧。

    这偈这书,显然神秀无疑,可他为什么不直接相呈,而要明书此处呢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心性本净本觉,无明何以覆盖,客尘何能污染?

    而人一生都在时时拂拭,特别是于“闲静处,跏趺宴坐,心注一境”,那生死解脱的生命更自在的人生,又在何时何处呢

    如在当下,

    当下在时时拂尘拭镜;

    如在来生来世,

    则是生死轮回;

    如在净除得佛之后,

    那佛之所得又是什么呢

    如无佛可得,

    拂拭岂不落空?

    如有佛可得,

    不仅有执,更是有相,这明镜又明个什么,觉性又觉在了哪里呢

    ~~“大师早!”

    卢供奉守时而到的招呼,一下打断了五祖于偈前的凝神——其实,早有门人在壁前开始聚集了,但见五祖于之专注非常,才没敢靠近打扰罢了。

    “施主早。”

    回过神来的五祖见是供奉,脑子一下又飞快的转了起来~~这画作还是暂不作了呢

    不知为什么,这几天不但没见慧能的半点儿动静,就连智先的身影似乎也消失了

    留偈于壁,令人传诵,既是东山之学,更可引来竞偈,这或许还是老天有意给慧能也是给东山的一个机会机缘吧

    想到这里,五祖果决而言:

    “有劳施主了!

    经云:‘凡有所相,皆是虚妄’。

    壁上此偈,乃《楞伽》大旨,画暂不作了。

    ‘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坠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呀!”

    说了,又令渐渐围观上来的门人“炷香礼敬,”并谓于中亦可“即得见性”。

    而“门人诵偈,皆曰善哉!”

    ~~远远的,神秀来得更早,且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了。

    一七一只到门外,未入门内

    “上座,大师观偈异常专注!”

    “上座,大师吩咐供奉不画变相了,看来是要保留此偈。”

    “上座,大师说‘依此偈修,免坠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

    “上座,大师命门人‘炷香礼敬’,谓‘尽诵此偈,即得见性。’”

    “上座,观偈诵偈者,皆曰善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