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二章 师徒徒师B(第1/2页)  旷古绝今一樵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五九我说一偈

    听了惠明师父先后两问,慧能心里大致有底了,

    人言爪熟蒂落,水到渠成更因缘缘因,这个刻意参寻的曾经将军要一悟心性,或还真有一个时机的问题吧,而其特殊经历中那善恶的透彻,或也人机缘的着力之处,于是想了想便问到:

    “惠明师父,你知道‘何等偈中出生三十七品及诸法’吗?”

    “知道,

    ‘一偈之中,具足c诸佛之教’者,

    乃‘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

    禅师一边踏碓,一边回应。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恶报应,轮回不已。

    惠明师父,此虽佛法,却非究竟吧?”

    “当然,此生死法,非寂灭法。”

    “佛法即世法,世法非佛法,善恶皆因缘,‘因缘灭即道’。

    惠明师父,那一偈之中‘自净其意’着落比丘,是否就在无善无恶之观,无因无缘之求呢?”

    “这”

    惠明闻之有些迷茫,不由又停了下来。

    “惠明师父,还是我来踏碓吧?”

    “上午的活儿,不是快差不多了吗?”

    惠明听了不解。

    “惠明师父,我想早点儿利索了,那讨论和思维,不更方便一些吗。”

    “也是,那我们抓紧把这点活儿干了。”

    ~~“惠明师父,

    人之出家,应是看远红尘,以求身心清静吧?”

    收拾停当刚一坐下,慧能便抓紧时间展开了话题。

    “是啊,我不知行者何所因缘千里求法,我却是罪业深重,想求解脱,愿得清静!”

    “人识清净,便得清静吧,惠明师父?”

    “我虽修定多年,由于不识清净,当然行住坐卧,就难清难静了。

    所以,我闻行者之言,虽多有体味,更亦由衷信服,可至今还是不得入门要领呐!”

    听了禅师此言,不得已,慧能想了想,只能转换角度了:

    “惠明师父,我想请教何谓诸法实相,可以吗?”

    “《涅槃经》言:

    ‘一切诸法,皆是虚假,随所灭处,是名为实,是名实相,是名法界,名毕竟智,名第一义,名第一义空。’

    《金刚经》又谓:

    ‘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此经更说‘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可是行者,我还是于实相不甚了了,音讯渺茫!”

    “惠明师父,《金刚经》不是有‘以无我c无人c无众生c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薅多罗三藐三菩提’的通幽教法吗?”

    慧能想想又进一步的相引。

    “我虽知之,却不能悟之,一切都镜花水月,总感觉隔了一层”

    ~~是啊,人虽知之,却不能成为生命的不可分割融入百年身心,那知那悟的根本不同,或才是问题的关键吧

    人,面对生活的道理c生命的真谛那知那悟,不仅完全两重天地,且更难轻易幡然的吧?

    当然了,佛门中人于诸法实相真正的了然在机缘未达之前,亦在路上而已,只有些人不像惠明师父那样坦诚,那样认真,那样执着罢了,所以才有其如此极意的参寻,或许才有人不愿与之深究的因由了况人即便有悟,不仅还有一个层次境界的问题,且那一心一念之悟的冷暖自知,或也没几人能言之凿凿,更道之分明的吧?

    其中,一切的一切,不但有待机缘,且也更在内里的自知吧,若从这个角度来讲,那禅坐止观的专壹之境于佛门中人,或许还真就是殊胜因缘了。

    惠明师父坐禅精进,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